我的于都情
摘要:我的于都情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今年清明节,我骑车山地车,从赣南师范学院出发,一路唱着这首《十
国家旅游地理12月4日(温家祥)“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今年清明节,我骑着山地车,从赣南师范学院出发,一路唱着这首《十送红军》,向着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出发了!
带着一个梦想,怀着一份向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为寻找当年红军的足迹,只为那伟大的万里长征第一渡——于都!
双脚生风,车在飞驰;细雨中,隐隐地,我知道于都在前方招手。通往于都的260国道,只不过是我面前的一座桥,桥的对面,隐隐地,我知道有一位故人在招手!于都的山呀真青,于都河水太深情!马不停蹄地飞驰了大约三个小时后,于都——像我的梦中情人,终于被我一路卷来的风,缓缓地揭开了面纱—— 于都,“山明川秀,地丽物繁”,名胜众多,引人入胜。 “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于都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于都县重光宝塔公园等。而我主要目的地就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
进入于都县城,已是中午;饥肠辘辘,双脚麻木,全身也开始被雨水打湿。那时,雨越下越大,我胡乱寻个餐馆,草草扒几口饭,冒着大雨,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万里长征地一渡——东门渡口!
当书写着“长征,从这里出发”的纪念碑矗立在我面前时,我的心似乎被雷击中了。这就是我梦想的地方吗?这就是我的长征情结所在吗?这就是当年那一幕悲壮历史的现场吗?是的,看那碑,坚挺地矗立着,像一个巨人经受无数历史风雨的洗礼而屹立不倒!他站立的姿势,压迫着我的心胸;他磅礴的气势,如钱塘潮水涌来,演绎着崇高;他那风雨中的面容是庄严的雕像,是初生的婴儿,是雄浑的于都河!
是啊,请看,就在他的旁边,于都河静静地诉说着他的历史。于都河旁,躺着花草簇拥的东门渡口广场,广场上“长征二号”火箭时刻准备冲入云霄;旁边是纪念馆——可惜今日闭馆,我只能隔璃而望。广场旁边有条路,路的另一边是长征小学,我看见两个红领巾在雨中嬉戏,仰望……
我不能忘记,我是怎样一步步踩在当年红军所踩过的石阶——现在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原貌。我该怎样描述那一块块历史的石头啊!它们当年承受了多少英雄的重量,承受着沧桑历史的重量;而后,又承载着多少希望的重量呀!大雨中,雄浑的于都河浑天一色。我一个人,闭着眼,脑海里回放着电影,一步步踏在了石阶上。迈着沉重的步子,好像带着历史的镣铐,又好像扛着历史的重担,缓缓地走近那个渡口。
当年的浮桥已不复存在,在我眼前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几条渡船。立在河边,身在雨中,放着电影,望着对岸,不禁热泪盈眶,诗意涌来: “当年风雨今仍雨,雨客泪收天却难。我问苍天此何物,仅为普旧几凡船? ……“苏区人民真好,于都人民真亲”。广场的石头上刻着周恩来的“于都情”——何尝不是我的于都情呢?!
今年清明节,我骑着山地车,从赣南师范学院出发,一路唱着这首《十送红军》,向着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出发了!
带着一个梦想,怀着一份向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为寻找当年红军的足迹,只为那伟大的万里长征第一渡——于都!
双脚生风,车在飞驰;细雨中,隐隐地,我知道于都在前方招手。通往于都的260国道,只不过是我面前的一座桥,桥的对面,隐隐地,我知道有一位故人在招手!于都的山呀真青,于都河水太深情!马不停蹄地飞驰了大约三个小时后,于都——像我的梦中情人,终于被我一路卷来的风,缓缓地揭开了面纱—— 于都,“山明川秀,地丽物繁”,名胜众多,引人入胜。 “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于都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于都县重光宝塔公园等。而我主要目的地就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
进入于都县城,已是中午;饥肠辘辘,双脚麻木,全身也开始被雨水打湿。那时,雨越下越大,我胡乱寻个餐馆,草草扒几口饭,冒着大雨,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万里长征地一渡——东门渡口!
当书写着“长征,从这里出发”的纪念碑矗立在我面前时,我的心似乎被雷击中了。这就是我梦想的地方吗?这就是我的长征情结所在吗?这就是当年那一幕悲壮历史的现场吗?是的,看那碑,坚挺地矗立着,像一个巨人经受无数历史风雨的洗礼而屹立不倒!他站立的姿势,压迫着我的心胸;他磅礴的气势,如钱塘潮水涌来,演绎着崇高;他那风雨中的面容是庄严的雕像,是初生的婴儿,是雄浑的于都河!
是啊,请看,就在他的旁边,于都河静静地诉说着他的历史。于都河旁,躺着花草簇拥的东门渡口广场,广场上“长征二号”火箭时刻准备冲入云霄;旁边是纪念馆——可惜今日闭馆,我只能隔璃而望。广场旁边有条路,路的另一边是长征小学,我看见两个红领巾在雨中嬉戏,仰望……
我不能忘记,我是怎样一步步踩在当年红军所踩过的石阶——现在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原貌。我该怎样描述那一块块历史的石头啊!它们当年承受了多少英雄的重量,承受着沧桑历史的重量;而后,又承载着多少希望的重量呀!大雨中,雄浑的于都河浑天一色。我一个人,闭着眼,脑海里回放着电影,一步步踏在了石阶上。迈着沉重的步子,好像带着历史的镣铐,又好像扛着历史的重担,缓缓地走近那个渡口。
当年的浮桥已不复存在,在我眼前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几条渡船。立在河边,身在雨中,放着电影,望着对岸,不禁热泪盈眶,诗意涌来: “当年风雨今仍雨,雨客泪收天却难。我问苍天此何物,仅为普旧几凡船? ……“苏区人民真好,于都人民真亲”。广场的石头上刻着周恩来的“于都情”——何尝不是我的于都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