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青海游牧民定居新生活

2012-12-08 18:21

摘要:原先我们住土坯房,冬天生两个炉子还冷,夏天一下雨就漏。去年搬进县城里地暖小屋,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连装修花了不到三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藏族牧民扎宝笑着对记者说。 (小标题)定居工程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其中96%


      “原先我们住土坯房,冬天生两个炉子还冷,夏天一下雨就漏。去年搬进县城里地暖小屋,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连装修花了不到三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藏族牧民扎宝笑着对记者说。


      (小标题)定居工程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其中96%是牧区。2009年开始推行的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变了青海近30万像扎宝这样的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小城故事”。


      “逐水草而居的粗放生产方式,阻碍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也增加了草原生态压力。因此逐步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是牧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之路,也是牧民走向富裕的民生之路。”青海省游牧民定居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孔庆琇说。


      据了解,青海省已累计投资近40亿元,建成游牧民定居社区173个,定居房超过8万户。


      (小标题)城镇生活


      “游牧民不仅要搬得出,还要住得稳、能发展,因此我们保证草场承包经营权不变,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牧业合作社。”刚察县县长晁世海说。


      走进位于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麻村的冬季放牧点,已看不到牧羊姑娘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封闭式羊圈、牛圈。据饲养员才拉吉介绍,2011年初,村里成立畜牧业合作社,大家按生产资料入股,年底统一分红。“今年我们引进良种搞牛羊育肥,出栏率比原先提高了两倍。”


      青海牧区一直有“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说法,指一旦遇到天灾或疫病,牲畜常常大量死亡,牧民由此致贫、返贫。“现在合作社的牛羊都上了保险,意外死亡的话,一只羊赔300元,一头牛赔2000元,牧民彻底吃了定心丸。”晁世海说。


      在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城南游牧民定居点,居住着从几十公里外的兰采乡、郭麻日乡等地搬迁而来的400多户游牧民。“刚进城时,我很担心自己不适应,没想到家门口就有‘一站式’服务中心,从办医保到修电器,从用银行卡到交电话费都有人手把手教,这样的好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居民洛桑尖措说。


      “为了让游牧民适应城镇生活,黄南州在游牧民定居小区建成多个‘一站式’服务中心,同时选拔了一百多名通晓藏汉双语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移民社区工作。”中共黄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宝林说。


      (小标题)充实忙碌


      从逐水草而居到生态畜牧业,从游牧民到城镇居民,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以来,不仅改善了牧区群众的住房条件,也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如今,曾经的游牧民放下马鞭,开饭馆、搞旅游、跑运输、画唐卡,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在位于青海湖南岸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甲乙村的游牧民定居点,尼玛扎西一家利用“湖景房”的独特优势,将二层小楼办成富有牧区特色的“牧家乐”。“去年一赚了十万,今年一个夏天就赚了八万多。”尼玛扎西说。


      尼玛扎西告诉记者,今年随着以户外运动为代表的冬季旅游项目兴起,“牧家乐”生意冬冷夏热的局面有所改变。“现在有‘背包客’已经预约了12月中旬的房子,估计冬天还能有不错的收入。”


      据了解,按照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到2013年底,青海省将累计投资近60亿元,兴建游牧民定居住房11.3万户,届时将有超过50万游牧民实现定居。(新华社专稿)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