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文昌桥上晒文章(原创)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 (钟和)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这句绝唱见证了临川因景而美,因古建筑、古桥和才子等闻名遐迩。市区有两座古桥,一座是位于市区城西的二仙桥,以临川二晏长期在二仙桥旁赏景赋诗而闻名;另一座是文昌桥,其位于市中心,横跨抚河,以文
国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钟和)“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这句绝唱见证了临川因景而美,因古建筑、古桥和才子等闻名遐迩。市区有两座古桥,一座是位于市区城西的二仙桥,以“临川二晏”长期在二仙桥旁赏景赋诗而闻名;另一座是文昌桥,其位于市中心,横跨抚河,以“文事昌盛”得名。
抚州文昌桥是一座古老的大石桥。跨汝水(今抚河)两岸,位于江西抚州市中心,是通往省会南昌的津梁。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元(公元1165年),初为大桥,“上棼下宇,其眷渠渠,重檐直栏,其翼舒舒”,后来该桥被洪水冲毁,改为浮桥,东西百丈串连大船五十四艘。一遇雨季,浮桥冲开,两岸交通便完全隔绝,至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合六县人的力量,建成石桥,桥面上铺有木板,建筑房屋。由于狂风暴雨,大桥几度被破坏复修,直至明嘉靖年间,采石大修,前后一共花了六年,耗费白银十七万两,才建成一座全部石砌的坚固桥梁。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抚州临川县城里有“陈、罗、章、艾”四大才子。某年,有一知府到抚州上任,欲过文昌桥进城,只见四个汉子坦胸露腹横卧桥上挡道。知府知道是“陈、罗、章、艾”四大才子要出对子考他,随即吩咐衙役叫才子们报出上联来。四大才子一听要上联,立刻翻身跃起,随口吟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但知府却一直未能作答,后来受一个摆渡人的启发,才答出“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度黄昏”这经典的对联。于是他在任职间,尽量体恤民情,造福一方百姓,被传为佳话。
据了解,文昌桥曾一度更名为“行易桥”,“解放桥”。之后抚州人民政府对桥面进行加宽,并铺上了水泥,两旁设置了雕花护栏和高桅华灯,使大桥显得美观壮丽。由于该桥历经风雨侵蚀,1982年及1998年抚河发大水,当时该地人民非常担心洪水会把大桥冲垮,但文昌桥不畏咆哮的大水冲击,依然屹立在抚河之上。2002年,市政府又花巨资重修大桥,对两头引桥进行加固、加长,并在每个桥墩上设置十二生肖石雕,它们似乎在祈求我市繁荣、民生安康。现在,该桥即古老又华美,每到夏日夜晚,桥上游人络绎不绝,习习凉风吹来,暑气全消。
抚州文昌桥是一座古老的大石桥。跨汝水(今抚河)两岸,位于江西抚州市中心,是通往省会南昌的津梁。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元(公元1165年),初为大桥,“上棼下宇,其眷渠渠,重檐直栏,其翼舒舒”,后来该桥被洪水冲毁,改为浮桥,东西百丈串连大船五十四艘。一遇雨季,浮桥冲开,两岸交通便完全隔绝,至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合六县人的力量,建成石桥,桥面上铺有木板,建筑房屋。由于狂风暴雨,大桥几度被破坏复修,直至明嘉靖年间,采石大修,前后一共花了六年,耗费白银十七万两,才建成一座全部石砌的坚固桥梁。
据了解,文昌桥曾一度更名为“行易桥”,“解放桥”。之后抚州人民政府对桥面进行加宽,并铺上了水泥,两旁设置了雕花护栏和高桅华灯,使大桥显得美观壮丽。由于该桥历经风雨侵蚀,1982年及1998年抚河发大水,当时该地人民非常担心洪水会把大桥冲垮,但文昌桥不畏咆哮的大水冲击,依然屹立在抚河之上。2002年,市政府又花巨资重修大桥,对两头引桥进行加固、加长,并在每个桥墩上设置十二生肖石雕,它们似乎在祈求我市繁荣、民生安康。现在,该桥即古老又华美,每到夏日夜晚,桥上游人络绎不绝,习习凉风吹来,暑气全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