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发现之旅]寻访荆襄古道五千年文化印记(图)

2013-05-05 10:39

摘要: 闻名于世的荆襄古道,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条从荆州城到襄阳城的交通道路,起源于荆楚的先民,绵延200多公里,有着5000多年历史。它连接着鄂中南的荆州、鄂中的荆门、鄂西北的襄阳,串联起长江中游平原、汉江中游平原两大平原,承载着南北之间政治、军事

  “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之一
 

  纪山的呢喃

  

 

  

 

  

   记者的寻访行,从纪山镇砖桥村开始。

  

   纪山寺,是古道上人们信仰的停靠站。

  

   古墓葬留下的信息,给人们留下遐想的空间。

  国家旅游地理 湖北荆门讯 记者 严东华 刘伟峙 特约记者 舒兵 文/图

  编者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说到古道,元代诗人马致远笔下的《天净沙·秋思》是广为人知的句子。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文字记录了泱泱大国悠久的历史,但能将岁月变迁直观记录下来的,还有那些遗存的古道。
 

  闻名于世的荆襄古道,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条从荆州城到襄阳城的交通道路,起源于荆楚的先民,绵延200多公里,有着5000多年历史。它连接着鄂中南的荆州、鄂中的荆门、鄂西北的襄阳,串联起长江中游平原、汉江中游平原两大平原,承载着南北之间政治、军事、文化、商贸往来,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即日起,本报推出“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让我们带着您一起,穿行纪山、十里铺、五里铺、掇刀、荆门、子陵铺、石桥驿、胡集等地,追寻古道在荆门境内留下的文化印记,近距离感受荆襄古道的无穷魅力。
 

  花梨铺寻访

  砖桥,这个位于沙洋县纪山镇最南端的小村落,在荆门地图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名字。然而,对于我们的采访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他是荆襄古道荆门段的起点。
 

  砖桥与荆州的枣林铺交界,在村里老一辈人心中,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花梨铺”。当年荆襄古道从此而过,这里还是荆州进入荆门的第一个小集镇。《湖北通志》有着详细的记载:“由北至南从州前铺出发,二十里至掇刀,三十里至黄师岭,四十里至团林,六十里至鸦陂,七十里至新店,八十里至五里,一百里至掘港,一百一十里至建阳,一百二十里至十里,一百三十里至左溪,一百五十里至黎公,一百六十里至花梨,一百七十里至枣林。”
 

  顺着207国道向北前行约1公里,来到公路边的一处聚居地,这里居住的是砖桥村2组的几户人家。“以前花梨铺的中心就在公路以西不远的地方。”一同前来的纪山镇宣传委员徐蓉介绍说。小心翼翼地穿过一条泥泞的羊肠小道,我们来到了花梨铺。虽然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昔日的花梨铺繁华不再,但是村民的淳朴和爽直,那一段仅存的几百米古街道,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古道那深远的意境:弯弯曲曲的小道布满斑驳的泥土,矮小的灌木丛一直延伸到远方,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风尘。
 

  八旬老人冯学凤的家就在古街道边上。岁月的风霜,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听祖辈们讲,这条古道有很长的历史,后来破了修,修了补。人们聚居在这里,解放前这里还有一个较大的祠堂,离祠堂不远处有两棵百年的花梨树,旁边还设有小茶店。”在老人的记忆中,花梨铺的繁华和道路息息相关:“那时候,路两旁居住了百十户人家。直到上世纪80年代,207国道修建起来,人随路迁,居民们大多都迁走,这条老路就慢慢荒废了。”
 

  荆襄古道的变迁带来了沿线集镇的繁荣与衰败,但是,这条古道承载的古往今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人文风情,却亘古未变。
 

  纪山寺香火

  位于纪山之巅的纪山寺,是荆襄古道上人们的信仰停靠站。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纪山寺,占地面积125亩,现存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寺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高旷轩昂,无比雄伟壮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佛教胜地之一。
 

  走进寺庙,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奇花异树,四季常青。寺周还有白、乌、黄、青、赤五个龙潭环绕,相传为“五龙捧圣”。潭水清澈无比,特别处在山顶上的寺院东侧的乌龙潭入旱不涸、久雨不溢,堪称一奇。潭中之水被佛徒们捧为圣水。每到纪山寺上香拜佛,总要喝一口潭水。寺下有波乐洞,洞高约3米,宽4米,全长十华里,直通十里铺的天济观。洞口为城墙灰砖卷成的拱门,洞内有无数的石桌石凳。
 

  在白龙潭中静静洗一把手,我们双手合十,和僧人们一样,默默祈祷。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纪山寺中无数僧人,用他们的虔诚换得纪山寺的鼎盛繁荣,引得香火不断。
 

  纪山庙会已经延续了近千年,这是荆襄古道边人们的一件大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观音会,纪山庙会因此而来。纪山庙会有很多看点:第一看点是每年的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慕名前来纪山镇赶庙会给观音菩萨敬香拜寿、朝祖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放眼望去,寺内寺外人山人海,把纪山寺围得严严实实。第二个看点是寺外好戏连台,如今,腰鼓队取代了戏班子,热情高涨,激情飞扬,随着动力十足的鼓点,也打出了人们的自信与乐观。第三个看点是游纪山寺,寺内游客如织,人们摩肩接踵,老年人磕头作揖,虔诚祈祷,祷告福寿双全、子孙平安……中年人祈求事事顺心、家庭稳定……年轻人祈望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小孩儿则是看热闹,买吃的,买玩的……
 

  “信仰是一种坚定,哪怕山重水复险恶四生,生命的纯粹,总在心中微笑。”几千年来,人们的信仰与古道相伴而行,从未远离。
 

  楚墓群遐想

  寻访古道,人们特别关注的是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寺庙、街道、窖藏、桥梁……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在古道边繁衍生息的场景。
 

  早在2000多年前,楚国故都纪南城就在纪山镇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遥想当年,战国七雄争霸。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沿着荆襄古道南征北战,饮马黄河,问鼎中原。800年楚国、400年古都,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太多令人击节赞叹的故事和传说,激励并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楚人后裔。楚国历经二十余代君王,王室贵族死后均葬于此,计有封土坟冢数百座,且隐于地下的仍不可计数。
 

  经花梨铺沿207国道向北驱车行驶几分钟后,转入田间小道,再步行几百米,我们来到了郭店村1组,郭家岗古墓就坐落在这里。古墓在考古发掘后进行了封土回填,如今只留下一块黑色的纪念碑。墓内随葬的丝织品数量丰富、品种齐全,有绢、组、针织绦、锦等质地,其保存状况优于被称为“丝绸宝库”的马砖一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堪称一座“丝绸宝库”。朱红凤鸟纹织锦的色泽美轮美奂,特别是提花织锦中出现的对龙对凤对鹿花纹图案,系前所未见。国家馆藏一级文物就有菱形纹夹袄、对龙对凤对鹿纹锦被、虎座鸟架鼓等7件,其中虎座鸟架鼓是当时所见最为完整的一套楚国乐器。在纪山镇寻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庞大的楚墓群随处可见。
 

  古墓之于古道,承载着哪些信息?又能够留下凸显哪些历史的痕迹?“楚墓群最直观地反映了荆襄古道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市政协委员、荆门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李勋明说。按照古人的墓葬习惯,古时候全凭人力肩挑背扛,劳动强度极大,而且工效也非常低。楚墓群中埋葬的贵族众多,巨大的棺木没有良好的道路设施配套,难以运抵墓地。此外,在离道路不远的地方修建古墓,也大大方便了古人的祭拜。
 

  历经变迁和不断整修,使用几千年的荆襄古道,并没有被时间湮没。古道悠悠,在我们心里,它依然承载着南北之间政治、军事、文化、商贸的往来,历史风云,世事变迁,一直向远方延伸…… /荆门日报

#p#分页标题#e#

  “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之二
 

  建阳的街市

  

 

  

   老街上的老房子

  

   《荆门州志》上关于建阳驿的图说

  

   依稀可见的古城墙

  

   保存良好的护城河

  国家旅游地理 湖北荆门讯 记者 严东华 刘伟峙 特约记者 舒兵 文/图
 

  建阳驿,荆襄古道上四大驿站之一。与荆山驿、石桥驿、丽阳驿共同构成了古道上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重要处所。
 

  荆襄古道上的建阳驿,位于十里铺镇北,再往北与五里铺接壤,地处荆门、荆州中间。《荆门州志·官廨篇》中图文并茂地记录着建阳驿的概貌:“建阳驿,兼管建阳司巡检事。在州南九十里,署在街西……”
 

  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建阳驿逐渐由驿站发展为荆襄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城镇。如今,建阳驿归沙洋县十里铺镇管辖。
 

  早春时节,我们沿着207国道一路南行来到这里,寻找古驿站留下的痕迹,探寻古老街市中曾经的繁华。
 

  “飞递”的驿站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它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传递任务。
 

  关于建阳驿站的由来,考证不一,地方志上也没有明确记载。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要上溯到1200多年前。唐朝时,交通以首都长安为中心,通过驿站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府、道、州、县连接起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网。其中,南北和东西两条主要驿路交汇于此,又因其近建河边,于是在此设驿而得名“建阳驿”。
 

  在人们印象中,古驿站总是给人一种“马上飞递”的感觉。这从韩愈“冲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的诗句中,可见一斑。《荆门州志》上关于建阳驿署的图说,更让后人对古驿站有了更为生动、直观的认识: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落。东、西院用院墙隔开,东院供人住宿,大门口写有“驿署”两个大字,两旁设有装粮食的社仓。进入大门,穿过庭院,就来到大堂,是接待和办理事务的正厅。再穿过一个庭院就是内宅,客房都分布在庭院内。西院则是马房,最西边是一排马棚,院中种有树木,北边还建有马王庙。
 

  “古驿站就在村子东边街道的不远处,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些什么。”在建阳驿村,年过半百的村支书刘保清引领我们来到古驿站遗址,这里已经被农田所覆盖。古驿站已经消失,但是驿站附近的烽火台却一直与我们相伴。在荆襄古道上,每隔五里就有一座烽火台,这些明代建筑的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为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烽火台大都还立于207国道以西,但是现在损坏严重,只是依稀中可见当年的紧张与肃穆。“在村子的西边,还有两个残存的烽火台。”刘保清介绍说。
 

  繁华的集市

  地理位置的特殊、四通八达的交通、南来北往的宾客……驿站的开通带来了荆襄古道上沿途商业的兴盛,也造就了建阳驿集市的繁华。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曾经的繁华虽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建阳驿仍留下了厚重的痕迹。如今,建阳驿还有一条上百年的老街,街道用泥土和石块铺成,宽约两米,长有1公里多,街上大部分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时的风格。灰黑色的大瓦楞,暗红色的木门,老旧的镂花窗格子,飞檐下的青砖石板……在街上漫步,你会依稀联想到沿边鳞次栉比的商铺、日进斗金的商户,以及街市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现在,老街上仍然居住着百十户人家。闲暇时,人们常常搬出木桌、木椅,坐在家门口晒太阳、聊家常。尽管没有旧时集市上那般热闹,却多了几分悠远、宁静的味道。
 

  “在抗日战争以前,建阳驿集市上五行八作,大小买卖、商铺有近百家,出售的商品以各种食物和日用品为主,也不乏一些手工艺品。”村里的老人们讲,老街的建筑讲究,集市上生意兴隆,热闹非凡,使建阳驿博得了“小汉口”的美誉。
 

  建阳驿的集市,衰败于日本侵略者侵占建阳驿之时。1940年,日军占领十里铺、建阳驿,并在建阳驿上派驻军队。日本侵略者到处烧杀掠抢,搞得民不聊生。在那个年代,老街集市上的商户不堪压迫,纷纷弃商从军,与当时建阳驿周围活跃着的多支抗日武装一起,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如今,有关集市和抗日队伍的故事,成为当地居民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传说。
 

  沧桑的古城

  集市的繁华,使得建阳驿逐渐形成为一座城。
 

  穿行在老街上,我们饶有兴趣地探访了建阳驿古城址。走进古城,保存完好的护城河,依稀可见的土城墙,纵横交错的街道,都让人深深感受到了数百年前,镶嵌在荆襄古道上的那颗“江汉明珠”的无穷魅力。
 

  建阳古城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2008年。那一年,我市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建阳驿发现古城址,一时间备受关注。
 

  整个城址呈椭圆形,周长约1800多米,城面积约14万平方米。城垣东部、北部东段、南部东段保存较好。护城壕四周环绕,其中东部、北部、南部东段为人工形成,挖壕后修筑城垣,西部和南部西段利用自然河成为它的天然屏障。
 

  “上世纪70年代,我还见过东边的城门,灰砖砌成,上面还有各种图案。”居住在建阳驿2组的古稀老人王际新介绍说。
 

  “两岸夕阳依碧柳,一溪春色拥孤城。匆匆不尽邮亭兴,骢马明朝望入闽。” 明朝诗人刘寓生的《书建阳驿壁》,写的是春游建阳驿的景致。古时候,建阳驿城内较有名气的文化景观,有着“五庙六井两书院”一说。五座庙宇在建阳驿城的四周,是人们信奉神灵的地点。六口古井地下水丰富,就算遇到天干年份,也可供大几千人马饮用。两座书院一座曰凤冈、一座曰龙蟠,也是声名远播。清同治年间,时任荆门知州的王庭桢还留有《重兴凤冈书院记》和《增修龙蟠书院记》。
 

  在建阳驿东南城外一里地,有一水利建筑,叫作“台凼”,系朝廷驿站官员为治水而建。它中间有一小岛,四面环水,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岛峰有一簇冬青苍劲挺拔,郁郁葱葱。传说建阳驿东面水系由北向南藏有蛟龙相护,而“台凼”就是龙的眼睛,其尾巴甩于建阳村4组,盘靠护城河,一卧就是几千年。
 

  市政协委员、荆门地域文化专家李勋明说:“如果要在荆襄古道上进行古城恢复工程的话,建阳古城是最合适的。基本完好的护城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城市内河和2条古街道,这些都体现了建阳古城在荆襄古道上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荆门日报

#p#分页标题#e#

  “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之三
 

  虎牙关的烽火

  

 

  

 

  位于虎牙关的荆襄古道遗址

  

 

  百度上关于“长坂坡战争”的示意图

  

  ①荆襄古道上残留的青石板路。

  

 ②望兵石遗迹。

  

 ③饮马槽遗迹。 

 

  国家旅游地理 湖北荆门讯 记者 丁川 严东华 刘伟峙
 

  千年荆襄古道,既是商贾流通之路,又是军旅交通要道。它不仅承载着文明与祥和,也经历着硝烟与战火。
 

  从沙洋县五里铺镇出发,一路向北追寻,古道蜿蜒穿行于平原沟壑、丘陵山谷之间,经掇刀区鸦铺、团林,一直延伸到位于象山大道南端的虎牙关一带。这里地势险要,是荆襄古道的扼喉之地,也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不仅书写着众多三国乱世群雄逐鹿的动人故事,还记录下宋代岳飞精忠报国的不朽传奇。
 

  岳飞城怀古

  207国道旁,五里铺镇友联村与团林铺镇鸦铺相交的地方,有一块1964年立下的石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的荆门县文保单位立下的第一块文物保护碑,被保护的单位是全国知名古文化遗址——“岳飞城遗址”。
 

  “岳飞城”因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在此筑城抗金而得名。南宋时期,金人南侵,荆襄地区一变成为前方,由内郡变为边城。自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至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共39年时间,这里都是南宋的抗金前哨。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上书南宋朝廷,主张出兵收复被侵占的襄阳、郢州等六郡。建议被朝廷采纳后,岳飞率领岳家军挥师北上。一时间,金戈铁马,战火硝烟,岳家军用精忠报国的热血,谱写出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战事,从这年春天打到夏天,最终,岳家军成功收复六郡。此时,岳飞更加重视荆襄古道在抗金斗争中的军事作用。同年8月,他整顿各地驻兵营寨,选择在鸦铺附近一座地势险要的山冈——鸦坡上修筑城堡,驻扎军队,并以此地作为岳家军北伐抗金的大本营。
 

  岳飞城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整个面积有10平方公里,其范围东至杨树土当,西倚麻雀巷,北靠鸦铺,南抵新店铺。“岳飞城中间高岗,地势平缓,回旋余地大,东西边河道为天然屏障,是一处非常难得的屯兵之地,常年驻军达两三万人。”同行的五里铺镇文化站站长王良国介绍说。岳飞在此筑城、屯驻重兵,金兵持续8年未敢越雷池一步。
 

  岁月无痕,曾经的抗金堡垒,经历了太多的战火纷争。建国后,在岳飞城遗址上先后出土铜剑、铜戈、铜镜、铁锄等文物。行走在岳飞城的范围内,四周已被农田覆盖,满眼的油菜花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虽然岳飞城现在可看到的外在遗迹不多,但地底下却藏有丰富的文物。”市文物局局长汤学锋说:“岳飞城遗址是研究我国历史、科学和地方史的珍贵资料,也是向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见证。”
 

  三国古战场

  车行掇刀,岳飞精忠报国的场景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眼前又浮现出三国的刀光剑影中一个个英雄的音容笑貌。
 

  掇刀,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荆门州志·古迹》篇载:“(掇刀石)州南二十里,在虎牙关南黄岭铺北。周围数十里,地面高敞。关夫子往来荆襄,常屯兵于此。帐前有石,尝竖青龙刀于石罅中。今以手摩之辄动,然千夫之力不能举也,故名掇刀石。”2001年,掇刀区成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片热土。
 

  走荆襄古道,过虎牙关进荆门城,掇刀是入关的必经之地。三国时,掇刀这片土地因为其地理位置重要,是刘备与曹操大军征战的战场。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以“长坂坡之战”最为著名,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史籍均有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这场战争描绘得荡气回肠。
 

  学术上,从古至今,关于这场战争发生地“东汉时当阳长坂坡”的位置之争就不曾休止。一说,东汉时的当阳长坂坡就在现今的当阳县境内。另一种说法,则是东汉时的当阳长坂坡就在如今的掇刀及掇刀区范围内的响岭岗一带。因为出现在中国历代《舆地志》和有关地图上的当阳,有两个不同的标位,一个是秦汉时期的“古当阳”,一个是明代及明以后的“今当阳”。今当阳是在汉末至明代初期的一千多年内经过6次迁移,才定于今天的位置,早已非汉时的当阳。对此,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有过论述。在百度上搜索“长坂坡古战场”,会得到这样的解释:“公元208年长坂之战的战场是在今天的荆门市以南三公里处的掇刀一带。现在的当阳县西南一公里处的‘长坂坡’是后人在明代万历年间附会命名的,并不是历史上长坂之战的战场。”并附有战争具体位置的示意图。
 

  考古发掘进一步佐证了这种说法。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文物考古部门在掇刀响岭岗一带发现大量古代箭镞,经专家鉴定为汉代兵器。同时,还出土了一套三国时期的“铭文铜弩机”,这套铜弩机现存于市博物馆,成为掇刀三国古战场的历史见证。
 

  虎牙关雄风

  荆门城区与掇刀城南新区交会处的荆门山,山高175米,山体面积1.5平方公里。而被荆门人所熟知的,是它另外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虎牙关”。
 

  虎牙关是荆襄古道南端最为险要的一道关隘,相传为唐代名将尉迟恭凭借险峻陡峭的天堑所筑,因其险雄状如虎牙,故得名“虎牙关”。在古代战争中,虎牙关都是守卫荆门城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则城池危矣。清代朱鸿渐有诗云:“萧萧班马渚宫还,百战疆场碧血殷。山下寒泉流不去,白云遥锁虎牙关。”
 

  虎牙关四周险峻,而山顶平坦开阔。早在三国时,关羽驻扎在掇刀,就曾在这里设置了前锋阵地。如今,这里也成为掇刀关公文化遗迹和传说留存最为集中的地方,“荆襄古道”、“望兵石”、“关坡”、“上马礅”、“饮马槽”等,以及相关的传说都被保留了下来。
 

  在掇刀关公文化研究学者李太新的引领下,我们登上虎牙关,对遗址进行了探访。攀登到靠近山顶的地方,立有“荆襄古道”四个大字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顺着古道向东行,是一段被称为“关坡”的石坡路。继续行走约数十米,一块巨大的岩石耸立在路边,巨石上留有一双深深的脚印,这块巨石便是“望兵石”。“望兵石”方圆十里,青石林立,块块石头皆朝北方。相传,关坡周围原先并没有什么大石头,道路也是相当平坦的,当年,东吴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关羽急于夺回,由于赤兔马太快,飞奔至此,大队人马已落后很远,心急的关羽站在关坡上盼望援兵,因嫌脚下的石头太低,看不清,于是大吼一声:“顽石抬起头来!”接着只听得格格作响,脚下的巨石突起。至今,这块巨石上还有两个深深的脚印。
 

  “上马蹬”位于山的西侧,由两块碧色巨石自然相叠耸立在山坡,高约4米多,可拾级而蹬,是关羽上马用的垫脚石。在“上马蹬”旁东侧的一块青石中,有一个圆圆的直径约10厘米的石孔,西侧露出背脊的巨石上还残存长约1.5米、宽0.5米、深0.3米的石槽,传说是关羽命马倌开凿的饮马槽。槽前端是一个半圆形缺口,槽后端下通地下泉水,槽中常年有水。相传关羽的“赤兔马”饮水十分讲究,不随处饮水。关羽每次征战或操练出营帐前都在此饮马,然后从上马蹬跨马扬鞭而去。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半山腰中一石脊,槽水下通东海底,一年四季水不干,赤兔饮后奔千里。”的民谣。
 

  往事越千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古人的忠义与仁勇深深地印刻在荆门儿女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荆门人,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荆门日报


#p#分页标题#e#

  “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之四
 

  古荆门的城

  

 

  

 

  美丽的象山,正是因为陆九渊而得名。

  

  文明湖、陆夫子祠都是荆门知名的人文景观。

  

民主街的青石板路。

  



 文明湖、陆夫子祠都是荆门知名的人文景观。

  

 

  国家旅游地理 湖北荆门讯 记者 严东华 刘伟峙 记者 张彩云 摄
 

  沿着荆襄古道,我们由南至北穿过险要的虎牙关,进入到荆门城区。
 

  春天里,遥看荆门这座城市,微风拂过,杨柳依依,碧波荡漾的天鹅湖,巍峨挺拔的东宝山,一幕幕美景,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荆门居于荆襄古道连接荆州与襄阳的中段,是荆襄九郡至中原的陆路通瞿咽喉。《荆门州志·疆域》篇叙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荆门适当其中。”明大学士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荆门界居荆襄间,唐邓瞰其腹胁,随郢曳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运奇制胜,亦足以冲敌人之肘胁,故称荆门,言隘地也。”
 

  唐朝时,设立了荆门县。南宋时,陆九渊筑荆门城。荆门城独当南北咽喉,既是大型的军事防御工事,又饱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陆九渊筑城

  漫步荆门城区,你会不知不觉地来到工商街上。这里有着荆门城区现在仅有的两个古城门遗址:南薰门和凤鸣门。这两座古城门遗址也是见证荆门历史的标志性建筑。
 

  南薰门前,是一座青石板路面的石桥,名为平泰桥,荆门人习惯称为“南门板桥”。桥上都是摊贩,卖菜的、卖小吃的、卖水果的,人来人往,每天都很热闹。桥下,竹皮河水缓缓流淌,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荆门虽然地势险要,但是直到南宋时期,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城池。陆九渊,这位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绍熙二年(1191年),出任荆门知军。当时的荆门,正是南宋抗金的边地,战略意义重要,但实际防务却不尽如人意,连城墙也没有。陆九渊到任后,对荆门的军事防务非常重视,他立即上书朝廷,陈述在荆门筑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陆九渊在其给皇帝的《与庙堂乞筑城札子》中这样写道:“荆门素无城壁,自古为战争之场,今为次边之地。在江汉之间,为四集之地,南捍江陵,北援襄阳,东护随、郢之胁,西当光化、夷陵之冲。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胁腹心之虞……”
 

  陆九渊的奏请得到批准,一方面朝廷拨款修筑,另一方面,陆九渊也发动了荆门军民踊跃参与。城址就选在蒙山东。《荆门州志·城池篇》记载,陆九渊修筑的荆门城“周围九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女墙高五尺”。因为当时形势紧张,陆九渊率领军民,只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城墙土建工程。
 

  一座颇具规模的土城拔地而起,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大的震撼力,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荆门城筑好后,陆九渊大刀阔斧地改革了荆门军的税收弊端、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荆门做生意,使荆门的税收日增。陆九渊清正廉明,秉公执法。他在蒙山东坡筑亭,宣讲理学,听者众多,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
 

  1193年,陆九渊在荆门任内病逝。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蒙山改名为象山,并在其当年讲学的遗址兴建“陆夫子祠”和“讲经台”。如今,这些地方都成为荆门城的人文景观。
 

  荆门城布局

  荆门城布局的形成,和荆襄古道有着很大的关系。
 

  荆襄古道越过地势险峻的虎牙关之后进入荆门城区。我们满怀对先祖们的崇拜和敬意,顺着现在的土门巷、工商街、中天街、北门路,一路向北穿城而过。这条路线就是当年荆襄古道在荆门城内的具体走向,沿路店铺林立,人潮涌动,是现在荆门城区最繁华的地带。
 

  “清乾隆年间,荆门城已颇具规模,根据荆襄古道在城内的具体走向,城内主要分为三大区域:行政区、军事区和商业区。”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焦知云介绍说,属于行政区的州治、吏目署、守备署处于城内西北,州治位于凤凰台(今市公安局院内),是城中地势最高、风水最好的一块台地。而商业区大多分布在南门一带。
 

  整个荆门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民间俗称“筲箕城”。城市划分为城内、城墙、城外三部分。城内,整个州城有5个城门,东曰“东作门”,西曰“西成门”,南城门有两个,一大一小,大的为“平泰门”(今南薰门),小的为“凤鸣门”,北城门叫做“北辰门”。从北辰门进入城内,由北至南,依次有武庙、营署、元妙观、城隍庙、文庙等建筑。在城内西北处建有守备署,玉带般的金虾河将守备署与城隍庙等建筑蜿蜒隔开。在靠近城门的地方,建有荆山驿,是传递文书者和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荆门古城内有街道10多条,包括老州街、学宫街、十字街、后街、小巷街、金虾河街、枣园街、集街等,形成为一个方格网。因为荆门城周多产青石,故城中主要街道多用坚固的青石铺路。城中水道则依地势靠众多自然沟渠向外排泄。此外,城内还建有兄弟状元坊、折桂坊、攀柱坊等牌坊20多座。
 

  荆门城的建筑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几经损毁,又几经修复。城市格局也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生着变化。明洪武初年,守御指挥使梅福依旧基重筑。明弘治十四年(1502年)六月,洪水冲垮了西、北两面城墙,知州韩铣重新维修加固,将受损的两面城墙收进一百余丈“以远水势”,并给“东西南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东作门、西成门、平泰门、北辰门,建有城门楼。明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攻荆门城,未破,随即退走,知州石琢玉加固城墙,还增设了小南门(即南薰门)和月城。清乾隆九年(1745年),荆门遭特大洪水,积水拥入城内,导致东、西、北三面城墙坍塌20余处。次年,知州舒成龙开始补修,历时五年竣工。抗战时期,日军轰炸并侵占荆门城区,大半房屋被炸毁和拆毁,城垣也被日军两次拆毁。解放后,城垣无存,仅有南熏门、凤鸣门二城门楼,向世人述说着古城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荆山古驿站

  车行北门路,过北门桥,就来到民主街。民主街上,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是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
 

  民主街保存较为完好,现仍有300多米青石板路,是荆门城区的标志性街道之一。1991年,在申报省历史文化名城时,民主街由于“保存有一定的历史特色,并具有能代表该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或人文景观”,在湖北省的70多座大小城市中,荆门才有幸与江陵、武汉、襄阳、鄂州等8个城市一起跻身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走荆襄古道,民主街是必经之路。其实民主街的叫法,是在解放后才兴起的。60多年前,它叫“三里街”。街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古时民主街在古城城墙以外,是城北进城、出城的唯一通道,也是北城门外的关隘街道,所以它又叫北关街。荆襄古道上四大驿站之一的荆山驿,就修建在这条古街道的附近。
 

  荆山驿始建年代已无从追寻,在元朝毁于战火后,明正统初年,当时的州牧朱珉创建荆山马驿,得名“荆山驿”。明朝时,作为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所。传递公文时,上下驿站间是“换人换马”或“歇马不歇人”。上一个驿站的传送尚未到达,下一个驿站的人和马匹已做好准备,只等公文一到,就立刻飞驰而去。作为荆襄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荆山驿一直是满负荷运转,伴随着飞扬的尘土、飞驰的马匹、匆匆的路人,古驿站在人们的眼眸中渐渐走远。
 

  到了清乾隆八年,荆山驿即归州兼管。由于驿站距离州署驻地较远,一切兵牌勘合照料不能及时送达。清乾隆丙寅年,州牧舒成龙修复古署后,即选择署西官地,重建荆山驿。内建更房一间。过了数年,又建二门三间,仓储三间。二门之西,建外马房三间;二门之北二十丈,建马神庙三间。在马神庙左边建房屋二间,右边建房屋五间,为差房、厨房、料房之用。西北一带建马棚二十四间,分为四槽喂养马匹。
 

  历史的车轮带走了古道的风光,千年驿站落下了沉重的帷幕。如今,荆山驿已经难觅。但是这座传递过古代文明的驿站,如今化身为文化的使者,文明的驿站,继续着传递现代文明。/荆门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