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打柴舞 登上现代国际文化舞台的草根艺术
摘要:它本是为一场场悲哀苍凉的丧事而生,它用磅礴大气的舞姿,驱赶鬼魂消解恐惧和悲痛,祭奠逝者安抚亡灵。它就是诞生在大山里的舞蹈——黎族打柴舞。如今,打柴舞已超越一般的习俗仪式,升华为一个文化意蕴丰厚的艺术瑰宝。
大山里的舞蹈
它本是为一场场悲哀苍凉的丧事而生,它用磅礴大气的舞姿,驱赶鬼魂消解恐惧和悲痛,祭奠逝者安抚亡灵。它就是诞生在大山里的舞蹈——黎族打柴舞。如今,打柴舞已超越一般的习俗仪式,升华为一个文化意蕴丰厚的艺术瑰宝。这株在高山大峒中扎根、在风吹雨打中摇曳的古典草根,当其不加雕饰地以充满野性的原始形态登上现代国际文化舞台时,立刻激起了人们的惊呼和喝彩。2006年,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研究它,可以了解到黎族发展史和黎族舞蹈史。但遗憾的是,黎族打柴舞在海南其他黎族地区已经消亡,仅仅在崖城郎典村一花独放。
黎族打柴舞:
登上现代国际文化舞台的草根艺术
黎族打柴舞。陈文摄
由打柴舞演变来的竹杆舞(资料图片)。
繁复多变的舞姿(资料图片)。
国家旅游地理 海南三亚5月5日讯 文/王隆伟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
起源并世代传承于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的黎族打柴舞,是海南黎族文化中极具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项目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株在高山大峒中扎根,在风吹雨打中摇曳的古典草根,当其不加雕饰以充满野性的原始形态登上现代国际文化平台时,立刻激起了人们的惊呼和喝彩。黎族打柴舞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至理名言。
#p#分页标题#e#
大山里的一块宝
沿着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绘制的黎族打柴舞分布图路线,一拨拨慕名而来的国内新闻界、文艺界人士,从三亚市区驱车出发,向西行驶到45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崖城镇,由崖州古城向北奔驰,穿越广阔碧绿的崖城万亩坡田洋,顺着大山边缘再向北一路拐弯,最后向西折进一个青山环绕的盆谷,便看到一间间瓦舍一座座小楼散布其间,这就是黎族打柴舞的发源地郎典村。
郎典村是一个有140多户900多人的黎族村子。村中古木苍苍,村外田园里的禾苗和瓜菜生机蓬勃,山坡上一片片的橡胶、槟榔、芒果绿意盎然。这里不但物产丰饶,而且荟萃着特色鲜明浓郁的传说故事、民歌、打柴舞、钱铃双刀舞、织锦、扎制、婚礼、葬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村民们象爱护庄稼一样,爱护祖先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对黎族打柴舞珍爱有加。这个原来只在办丧事时才跳一跳的舞蹈,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黎族打柴舞是大山里的一块宝,它不应藏在大山里,不应只属于郎典村的死者,更不能让它在年老一代跳不动了因后继无人而消亡。因此他们象打开圈栏解开缰绳放牧牛羊一样,打破种种禁忌,积极组织中、青、少年开展传习活动,并到镇里、市里演出。每当市、镇预约他们为前来采访观摩的有关领导和新闻界、文艺界人士表演,他们便放下一切劳作,摆好舞阵,等候远道前来的贵客与他们分享这道风味独特的文化美餐。
在村中的空旷地上,2根粗长的垫木相距2米左右平行摆放着,约8根木棍分成4对横架在垫木之上,构成了一个压缩在地面的扁平空间,构成了黎族打柴舞的“八卦阵”、“迷魂阵”。当16位山民分成两列蹲在两根垫木外侧,面对面两手握着小木棍开始击打垫木,并由地面向空中由简而繁不断变化出一个又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时,人们似乎看到,这个由木棍构架的逼仄空间一下子扩展开来,扩展为河谷岭峒,扩展为遍长原始热带雨林的苍苍茫茫的大山,扩展为一个海岛原住民千万年来繁衍生息的广阔天地和浩渺时空;当另一拨山民轮番交替踏着木木相击的强烈节奏,在木棍左右、上下、交叉、分合敲击垫木的空间,开胯、挥手、转体、蹿身、蹲跳……模仿动物及人的动作、声音,任情恣肆而又轻松自如地跳跃腾挪时,人们又似乎看到,林木在摇动,野兽在奔蹿,山鸟在飞翔,山民们在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也听到了此起彼落的啯啯的蛙唱,汪汪的狗吠,呦呦的鹿鸣,吱吱的猴叫和呀呀的乌鸦声,天籁之音在森林中交响,在大山中回荡。看到了一个勤劳、勇敢、坚强、乐观、充满智慧的民族,踏响历史的跫音,从岁月深处左冲右突在密林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风采。一切因此而生动起来,热烈起来,斑斓起来,丰富而厚重起来……
打柴舞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木棍构架的图案花样和山民奔放潇洒的肢体语言的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象告诉人们:打柴舞是一个呈现黎族自然生态环境的舞蹈,是一个展示黎族习俗信仰的舞蹈,是一个诠释黎族社会生活的舞蹈,是一个演绎黎族历史文化的舞蹈,是一个高扬黎族人民情怀的舞蹈。这个舞蹈,已经具有史诗的品格。
#p#分页标题#e#
打柴舞原来是黎族的护尸舞
黎族打柴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然而,承载它的却仅仅是一场场悲哀苍凉的丧事。
原来,打柴舞是黎族的护尸舞,黎话叫“转剎”,产生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在人死时,用于驱赶野兽保护死者尸身,震慑并逐离鬼魂为人们压惊,祈祷神灵降福及祭奠死者的丧葬舞。当地黎族有一丧俗叫“旱赛”,即人死入殓后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才送上村里坟山入土为安。在“旱赛”即停棺期间,丧家日夜守灵,丧家的亲戚朋友及村里村外相关的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来到丧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祭必斩牛。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祭……作八必分花木,跳击杵。”“击杵”就是击打木棍,即打柴;“跳击杵”就是跳打柴舞。
黎族打柴舞及其习俗仪式的形成,主要与他们的山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原始宗教信仰密切相关。黎族曾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他们穿越密林,狩猎采集;伐岭为园,刀耕火种;支架竹木,构建陋屋,生存极端艰难;而毒蛇猛兽的袭击,狂风暴雨的摧残,旱涝灾害的毁损,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生既如此,死亦皆然。他们因此被动地防范着,也主动地抗争着。然而,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其时,他们将厄运归于山鬼、水鬼、人死鬼、瘟疫鬼、夺魂鬼、祖先鬼等等鬼魂作祟,并求助神灵庇护他们。就这样,表现这种生存状况及信仰观念的《驱鬼舞》、《跳鬼舞》、《招魂舞》、《打柴舞》等舞蹈产生了。但《黎族打柴舞》有别于其他驱鬼舞蹈,它驱赶野兽保护尸身,驱赶鬼魂消解恐惧和悲痛,祭奠死者安抚灵魂的是一种磅礴大气,与此同时,展示黎族广阔的社会图景和坚强的民族性格。这个舞蹈已超越一般的习俗仪式,升华为一个文化意蕴丰赡的艺术瑰宝。黎族打柴舞传承到今天,它的习俗原意已经淡化,它的文化旨义已经超然凸现。
简单的道具跳出复杂花样
打柴舞的道具主要有垫木、木棍和独木圆座米臼。垫木2根,长约6米,直径约20厘米,相距2米平行竖放在地上,是打柴舞的依托;木棍一般有4对8根,长约2米,直径约3厘米,它用来击打垫木,产生节奏,变化花样,规范打柴舞招式和动作;独木圆座米臼是早时家庭舂米的工具即舂米桶,它主要用于最后一个招式以形成高潮。
打柴舞由打柴和跳柴两部分组成。它通过多对木棍在垫木左右、上下、交叉、分合击打,不断变化出9种花样,人在其中模仿青蛙、狗、鹿、猴子、乌鸦的行为动作、声音和人的行为动作,来回跳跃舞蹈,娱乐性和竞技性很强。打柴舞无音乐伴奏,跳柴者踏着打柴声产生的轻重、快慢节奏起舞。它的表演有特定的事件即人去世,有特定的时间即入殓后停棺期间,有特定的地点场合即丧家屋场。
打柴舞是一个有严格程式化的舞蹈。它有9个招式,表演时必须严格按照固定的招式顺序进行。
第一式:平步;第二式:磨刀步;第三式:搓麻绳步;第四式:小青蛙步(叫声);第五式:大青蛙步(叫声);第六式:狗追鹿步(叫声);第七式:筛米步;第八式:猴子偷谷步(叫声);第九式:乌鸦步(叫声)。
此外,在以前的跳柴过程中,还由道公或村中长者根据每个招式表现的内容,在一旁念诵祷辞。
9个招式不仅分别有其独特的打柴法和跳柴法,而且各各有其独特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历史文化意蕴。在9个招式中,富有情趣的是第六招式狗追鹿步和第八招式猴子偷谷步,这两个招式重现狩猎情景;表演难度最大的是第九招式乌鸦步,全部木棍横竖支架在米臼上,托举一人模仿乌鸦飞翔状。乌鸦引导死者灵魂飞升天堂,并请求天神护佑黎族子民。舞蹈将黎族原始宗教的信仰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p#分页标题#e#
打柴舞具有多元价值
打柴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黎族古代护尸舞的“活化石”,印证了《崖州志》等史志记载内容的真实性。研究它,可以了解到黎族发展史和黎族舞蹈史。
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有多种独特的打柴花样、成套固定的独特跳柴招式和每个招式专有名词。该舞蹈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原生态素材,经文化部门对它的道具、花样、招式分别进行了以竹易木、去繁存简、去难存易的整理后脱胎而出的竹竿舞,因为娱乐性更强且方便更多的人们参与舞蹈而广为流行,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并在国际性和全国性的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
此舞讲究打柴者和跳柴者的密切配合,要求跳柴者有胆量和灵活敏捷的身手,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木棍夹击等损伤;表演过程促进全身器官活动,具有锻炼身体的健身效果,竞技价值和健身价值极高。
黎族打柴舞及其每个招式,都承载着黎族的信仰观念、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热烈奔放、刚劲有力的风格,表现了黎族人民勤劳勇敢、豪放粗犷的性格和面对死亡的乐观坚强精神,极其文化价值。
使命和责任:保护黎族打柴舞
黎族打柴舞在海南其他黎族地区已经消亡,在郎典村可谓一花独放,硕果仅存。之所以得以幸存,有一位老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他就是年届80的村民黄家近。长期以来,每逢村中有丧事,他都坚持组织村民并带头按习俗跳打柴舞。由于他为黎族打柴舞的完整保存和长期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2月28日,黄家近光荣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在主席台上,在摄像机前,在镁光灯下,中央首长给他披挂红色的绶带,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打柴舞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并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此外,国家还每年给他生活补助近万元,对他的传承活动进行保障性扶持。
黄家近不负重托,在市“非遗”中心的指导和镇、村领导的支持下,不仅培养出黄桂明、黄其华两位中青年的省、市级法定代表性传承人,还带领两位传承人组织开展传习活动,目前已带出来老、中、青、少四代约30多人的舞蹈队伍。
几年来,三亚市已将打柴舞纳入法制保护轨道,并建立起政府、社会和村(传承人)共同保护的机制,建立了档案和数据库,制订了长期保护规划和年度保护计划,拨出专款建设传习所,还每年给两位省、市级法定代表性传承人生活补助。这些措施将确保黎族打柴舞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亚晨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