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聚焦文化遗产]福建邵武:傩舞,神奇的文化密码(图)

2013-05-13 23:08

摘要: 邵武对傩舞的称呼与众不同,不称“傩舞”,而是直接以具体节目名称来称呼,主要有“跳番僧”、“跳八蛮”、“跳弥勒”和“小番僧”等几种形式。跳傩舞的人数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古代其他地方傩舞表演分四人和十二人表演组,而邵武不同的傩舞节目表演人数为

    

   傩舞表演

  

   傩舞训练
 

    国家旅游地理 福建南平5月13日讯(戴 健 文/摄)

  一

  每次观看邵武傩舞表演,内心总会被它的原始、神秘和粗犷震撼,这种震撼一次强似一次,终于,难以平复的心潮与纠结不已的心结成了我追寻它怪诞前世今生的引子。
 

  何谓“傩”?“傩”字很生僻,无法准确读出其音的大有人在,不知其意的人也并不鲜见。《康熙字典》释为:音挪,驱疫也。傩是一种以驱邪避疫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它与祈求农事丰稔的腊祭和求雨的雩祭并列,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文化中的三大祭祀礼仪。“傩”的历史悠久。《论语》中就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的记录。“傩”受到古代朝野一致重视。“傩,驱疫鬼也,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庙之阼阶也。”这是汉儒孔安国对《论语》的解释。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傩事活动的态度是非常虔诚的。
 

  傩祭活动有一定的礼仪程式,简称傩仪式。傩仪式原出自民间,至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而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就是傩舞,发展至秦汉时傩舞已非常盛行。一如现代奥运会,每一届都要在希腊古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举行隆重的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
 

  那么,傩舞是何时传入曾是蛮夷之地的邵武呢?这还需从当地人口迁徙说起。晋、唐、宋发生了几次汉族人大量入闽定居的迁徙潮,邵武成了中原文化的过化之地。邵武境内草深林密,常有瘴雨蛮烟,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这些因避乱或随军进入邵武的移民,面对病疫束手无策,只好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于是,具有驱逐鬼疫、祈福禳灾作用的傩,从宋代起就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风过竹疏,雁过留痕。邵武傩舞不管风霜雪雨,不管酷日、月盈月亏,坚强地在乡民的心里跳动了一千多个春秋,涤荡、安慰、温馨着他们的心灵。
 

  二
 

  属于南方傩范畴的邵武傩舞,除了与其他地方傩舞具有的共性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这种的不同,总能引发人们对它的好奇。
 

  我于2005年和2011年到大埠岗镇河源村探秘过跳傩。河源是目前邵武跳傩最活跃的村子,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举行跳傩活动。
 

  七月初一清晨,我就乘车行进在前往河源村上龚家自然村的路上。沿途所见,山峦葱郁,稻田翠绿,稻香扑鼻;精神矍铄的阿婆们,衣服整洁,头发光溜,髻插柏枝,匆匆行走在蜿蜒的山径间。她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赴约;我怀着一颗探奇的心,去赴约,但都同样的急切。车在上龚家停下,这里已是人头攒动。我于喧闹中撷静——饶有兴趣地看着小河边蹲身洗菜、浣衣的人们,她们有说有笑,怡然自得。她们那种淡然的心境,如空中闲适的浮云,让我甚是钦羡。
 

  猛然,“轰”的一声巨响,把我从沉醉中惊醒。在我身旁不知道谁喊了声:“神铳响了,跳番僧、跳八蛮开始了!”我疾步走向龚氏祠堂前,人群已把跳番僧、跳八蛮的表演者围得水泄不通。我趁着人群挪动的空隙,挤到里面观看。这种场合,如果你不敢去挤,就无法近距离地感知跳番僧、跳八蛮的神韵。跳番僧一共六个角色,分别是开路神、弥勒、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均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相当于古时候跳傩者的朱发。开路神红脸,眉毛火焰状,獠牙突出。弥勒白脸,笑容可掬。唐僧师徒如戏剧脸谱造型。各个角色均穿白色汉装上衣,袖口用银镯箍紧。下身着红色别腰裤,裤脚用红线捆扎。腰束青布带,弥勒要束特制腰带,装成大腹便便状。开路神双手各握一锏,弥勒左手持一木鱼,右手握击槌,唐僧师徒各挑一鼓担。鼓担的前头系一扁鼓,后头为一三角形搭架,上搭一条叠成长条形的毛毯或床单。毯上钉一本经书或贴一张书有“经”字的方形纸。开路神与弥勒领舞,用道具击节,后踢跳转身贯穿始终。开路神是直立跳跃,弥勒则时时蹲下敲木鱼,以显其矮胖。这两个角色按太极曲线换位置对舞,唐僧师徒则站在四角击鼓伴奏,并不时改换站位。舞者随着音乐的节奏腾挪跳跃,舞姿既粗犷豪放,又古老稚拙,甚至透着一丝诡谲,仿佛把人带向悠远而神秘的时空。
 

  跳番僧、跳八蛮在龚氏祠堂前跳结束后,队伍开始巡游。他们巡游上龚家、下龚家、丁家坊、洋源等自然村。跳番僧、跳八蛮每到一个村,村中的人家都会放鞭炮、点蜡烛在家门口恭候,虔诚无比。最后,跳番僧、跳八蛮的队伍还要到本地的道教名山道峰山上去跳。一路上,乐器吹吹打打,旗帜迎风招展,随行人排成长串,热闹非凡。他们把虔诚注入了跳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村民们为何对跳番僧、跳八蛮这样虔诚呢?原来,这里的“跳番僧”、“跳八蛮”就是傩舞,具有驱疫逐鬼、祈福禳灾的作用。尽管现在科技、医疗水平极高,然而在当地村民的脑海中,跳番僧、跳八蛮仍然是他们一种美好的寄托。
 

  邵武对傩舞的称呼与众不同,不称“傩舞”,而是直接以具体节目名称来称呼,主要有“跳番僧”、“跳八蛮”、“跳弥勒”和“小番僧”等几种形式。跳傩舞的人数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古代其他地方傩舞表演分四人和十二人表演组,而邵武不同的傩舞节目表演人数为二到八人不等。邵武跳傩的时间也与中原傩在腊月举行跳傩活动不一样。河源村跳番僧与跳八蛮在农历七月初一举行,跳弥勒则在元宵节进行……邵武傩舞的愿神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愿神,而且都是当地民间信仰的地方神灵。这与当地十里不同俗的特点有关,不同的风俗必然导致对愿神选择的不同。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
 

  将邵武傩舞的特点细细梳理,一行明晰的文字徐徐展现:傩舞并没有衍变成有明确的剧目和完整的故事内容“傩戏”。它保留了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原生态,具有原始性;其跳傩的宗旨目的保留了中原原始傩舞的驱疫逐鬼的内容,因此可以说邵武傩舞是名副其实的傩文化活化石。
 

  三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又有弥勒教、无为教、摩尼教等宗教的流传轨迹和影响,内涵丰富。
 

  邵武傩舞中的“开路神——方相”是中原傩祭仪式的南移;“乡人信鬼好祀”的巫风,有明显的楚文化风格;头系红布带并编成翘角蛇信样突出及毛线散披的乱发,则与断发纹身的古越人以草绳布条束乱发及崇蛇习俗有关。其宗教内蕴在舞蹈的方位设置及动作概念中有强烈的体现,舞蹈时安太极、定八卦,可寻“八卦”、“九宫”的内涵。而且弥勒在各傩舞节目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这是全国各地傩文化形态很少见的现象。
 

  邵武傩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是一成套的文化遗产。
 

  岁月悠悠,世事变迁。旧的事物总是受到新事物的冲击。在乡民间传承了千年的邵武傩舞,也无法全然置身于新文化气息的冲击之外。
 

  前些年,邵武傩舞传承出现了令人堪忧的问题——傩舞的节目内容,舞蹈动作已有部分失传;原来许多跳傩活动活跃的地方如桂林乡的杨名坊、横坑、下渠和张厝乡的庵竹窠等村落,原都有傩舞班,现在已找不出从事傩祭活动的艺人了。另外,老艺人相继谢世,而接班人缺乏,也是傩舞传承发展的一大瓶颈。古老的邵武傩舞,在期待“凤凰涅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老的邵武傩舞,在等待中,迎来了一缕缕春风,开始了凤凰涅槃。
 

  近年来,邵武艺术团创作排演的《傩之舞》,先后赴澳门、厦门、福州等地演出,反响强烈。傩舞《喊春》在皖、浙、赣、闽四省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民间傩舞队生机勃发,一些学校开办了“傩舞”兴趣班,为傩舞的舞台增色不少。 /据闽北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