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探秘“湖州都江堰” 中国最后的溇港圩田(图)

2013-05-23 15:57

摘要:湖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日前透露,湖州市将重点开展溇港文化研究,为“申名”挖掘新亮点。溇港圩田是怎样一种水利和农业文明?它如何造就了今日富庶的太湖流域?记者前往湖州,探秘中国最后的溇港圩田。









  义皋溇

 
  国家旅游地理 5月23日讯(记者骆东华 周璐彦 徐赛华) / 杭州日报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元代戴表元这首题为《湖州》的诗,生动勾勒出了当地的山水形胜。鲜为人知的是,“分港流”并非太湖流域的原始地貌,而是有着中国第二个“都江堰”之称的古代水利——溇港圩田酿就的水乡风貌。

  湖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日前透露,湖州市将重点开展溇港文化研究,为“申名”挖掘新亮点。溇港圩田是怎样一种水利和农业文明?它如何造就了今日富庶的太湖流域?本报记者前往湖州,探秘中国最后的溇港圩田。

  溇港圩田蕴含怎样的文明

  寻访溇港圩田,绕不过一个人——年届七十有余的湖州水利局教授级高工陆鼎言。几十年来,他踏遍湖州乡野,将脚下的一条条溇港、一座座横塘,幻化为笔尖的一根根线条、一个个数字,陆老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是太湖流域这一如今籍籍无名的水利遗产,能为人熟知并重焕光彩。

  “溇港不是活化石,今天仍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陆老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国已故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对溇港圩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

  陆老口中如此宝贵的溇港圩田究竟是怎样一种水利文明?早在史前,太湖南岸原是一片沼泽,湖州先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挖了防洪泄洪、疏干渍水的太湖溇港。打开古地图便可看见一条条南北向的“溇”、“港”伸向太湖,一条条东西向的横塘相间其上,如梳齿般繁密的人工河道构成棋盘式的溇港圩田系统。从空中俯瞰,溇港像一条条灵动的血脉,圩田则如一块块壮实的肌肉骨骼,滋润着这方百姓上千百年来的生息繁衍。

  何处寻踪“湖州都江堰”

  跨越两千年,至今仍默默沟通着苕溪与太湖的溇港究竟在何处?记者跟随陆老先生行走在湖州乡野。“这就是义皋港!”如果不是陆老指点,流经织里的这条古溇港在记者眼里只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乡间小河:两岸或砌斑驳石条,或用田泥夯筑,河上有小石桥横跨两岸。

  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河,至今在当地仍发挥着水利效益。“河水通过会呼吸的河岸渗透到农田灌溉,河上的石桥不仅能载人过岸,还能起着束水作用。”陆老指着缓缓流动的小河说,河道南宽北窄如喇叭状伸向太湖,“汛期,由南往北流的苕溪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与桥洞束水双重作用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先民的智慧在这巧用天力的溇港里泽被后世。

  与农田水利打了多年交道的湖州水利局农水处陆升升做向导,记者沿着义皋港一直往南,看到一座闸口,其下有涵洞沟通太湖。“它调节着如蛛网般密布的溇港横塘与太湖间的水位。”陆升升说:“汛期可避免太湖高水南侵,旱时又便于引水灌溉,起着防、蓄、引、排、降、挡、运等综合功能。”
 
  制图 柴立青 摄影 周璐彦

  太湖溇港如何重回大众视野

 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如今,宜兴百渎和太湖东南的震泽、吴江的90条溇港大多已荡然无存,而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仍留存至今。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造成一些河道被占,太湖溇港也面临着各种问题。1991年治理太湖工程以前还保存完整的73溇现已减至50多条。
 
  原来从事水利工作的湖州吴兴区环保局副局长沈林江,用镜头记录下了一条条太湖溇港的今貌:曾经舟楫往来的一些小型溇港大多已寂静无声,穿越千年而来的塘河依旧承载着不息的水流。

  “在环湖大堤上,像义皋港这样的闸口涵洞仅剩十多座,也就是意味着只有十多条溇港依旧留有原始功能。”沈林江指着照片说:“环湖大堤石桥浦港、陈娄、沈娄等众多涵闸都已相继被封,但大钱、小梅、长兜、幻溇港、濮溇等十多条骨干溇港,经过多年的整治改造,现正重现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庆幸的是,有陆鼎言、沈林江、陆升升这样的人士奔走呼告,传统的溇港圩田文化已逐步被当地重视,并启动专项研究,进行保护治理:义皋村正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对现有溇港的保护;水利部门也计划对各溇港加强疏浚和保护性开发;溇港圩田文化不仅将传承历史,而且还将进一步走向未来,让更多的世人知晓;一部《吴兴溇港文化史》即将出版……

#p#分页标题#e#
  湖州如何成为“鱼米之乡”
 
  太湖溇港为何能重回公众视野?或可从陆鼎言有关溇港论文开头的提问中找到答案:为什么太湖流域一直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正因为有了溇港,湖州这块曾经“际海茫茫”的洳湿之地,孕育出了“田池布千里”的南太湖风貌。

  我们驱车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寻找溇港文化的今日遗存,车行至环湖大堤,眼前是一马平川,北望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岸则是一片片桑树、稻田、鱼塘……

  陆鼎言说,为解决弃土的堆置问题,先民们创造性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雏形。

  如果说太湖溇港是诗画江南、太湖水乡和吴越文化的活的见证,因其而衍生的桑基鱼塘、桑基圩田和现代化农业园区仍一样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载桑柳,处处通渠种芰莲。”南宋项世安的《圩田》诗中所描绘的风貌迄今依旧历历在目。

  在义皋港边的河塘里是村民们养殖的鱼虾。“不求赚大钱,每年收入20来万,过过小日子嘛!”朴实的话语正是当地农民“小富即安”的缩影,一声声土话“百坦、百坦”将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凝聚老祖宗智慧的溇港横塘解决了困惑千年的太湖水患,由其所衍生的桑基鱼塘、桑基圩田则孕育了享誉中外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也因而有了宋末元初戴表元《湖州》一诗的下半阕: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水利专家陆鼎言向记者介绍溇港文化的现实意义。



湖州现存的溇港之一。



 
  记者 骆东华 周璐彦 徐赛华

  55岁的顾培根站在织里镇义皋村自家承包的70亩鱼塘边上。每隔三四天,他就要通过流经村边的义皋溇给鱼塘换上一遍水。顾培根是养鱼的老把式,6年前他从吴江东山镇来到义皋村,看中的就是这里有引自太湖的活水,养出的鱼味鲜肉嫩。义皋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华告诉记者,全村现有农田约1200亩,从农田灌溉到蚕桑种植、渔业养殖,“都离不开义皋溇”。

  在地图上,这条1.5公里长的义皋溇纤细得如同一个破折号,却足以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的溇港圩田。

  大与小的殊途

  为何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塘浦圩田荡然无存而唯独湖州的溇港圩田仍一枝独秀、硕果仅存?

  塘浦圩田与溇港圩田是古代太湖先民变涂泥为沃土的独特创造,是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孕育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溇港圩田是其在滨湖西南岸一带一种独特的衍生形式,与规模浩大、位位相接、规整如同棋盘的塘浦圩田相比,溇港圩田的特点是规模适度、因地制宜,以原有水网、自然圩和墩岛为基础。它在太湖南岸地区,采用独具一格的设计布局,在平原河网地区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

  史学家考证,塘浦圩田起步于春秋战国至唐前期,在唐中后期至五代快速发展,宋代以后解体。塘浦圩田因军事征战和开发低地疏干渍水而始,因军事屯垦而兴,因水政管理体制变革而衰,最终因小农经济发展现状无力支撑而解体。那么,在塘浦圩田分崩离析之后,为何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奇迹般地留存下来,并且得到了继续发展?

  在湖州市水利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水利专家陆鼎言给出的答案是:溇港圩田正是因为其规模相对较小,顺应了当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现状。塘浦圩田每一圩的面积在2万亩左右,“巨无霸”的规模体量决定了它必须依靠国家组织军垦来实现,普通老百姓没办法操作。而规模适度的溇港圩田每一圩则在几十亩至千亩左右,与当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加上完备的管理制度与栽桑养鱼等高效农业的紧密结合,使得这一农田水利系统焕发出经久不衰的勃勃生机。

  土与洋的比照

  为何说溇港圩田与世界文化遗产荷兰贝姆斯特圩田相比更有价值?

  虽然我们曾经是历史上的圩田大户,但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圩田却在荷兰。

  为了解决耕地严重短缺问题,荷兰于1607年启动抽干贝姆斯特湖湖水造田的工程,于1612年完工,一片低于海平面3.5米的万顷良田由此而生,即贝姆斯特圩田。这项工程的成功带动了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低洼地区一系列圩田工程的展开。如今的荷兰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就架构其上,而“圩田模式”(Polder Model)也成为荷兰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贝姆斯特圩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认为,贝姆斯特圩田代表了人类创造力的优秀成果,将古典和文艺复兴的理念融入圩田的设计中,对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圩田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贝姆斯特圩田的建成标志着人类在治水实践上迈出的一大步。

  “与荷兰贝姆斯特圩田相比,湖州的溇港圩田规模更大、历史更为悠久、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更为丰富。”陆鼎言表示,湖州的溇港圩田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三个条件:唯一性、保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现在仍具有生命力。中国古代水利系统很多,但像溇港圩田这样相对成熟、又比较完整科学的工程系统则相对较少,同时,它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形成和滋养所起的积极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p#分页标题#e#
  古与今的承继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溇港文化对于今天的人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田成于圩内,水行于圩外”,纵溇横塘的农田水利系统催生了桑基鱼塘、桑基圩田的形成和发育,与丝绸文化、水文化、鱼文化、船文化、湖笔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蕴含循环经济理念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溇港文化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传承了注重和谐的理念。”陆鼎言说,这个观点得到水利界众多专家的认可。正因为溇港文化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谐发展,才拥有了跨越两千年的蓬勃生命力。溇港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利用了墩岛、湖泊等自然环境的要素,利用开筑溇港取出的土方筑堤种桑,衍生孕育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同时,纵横交错的溇港水系成为江南运河水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仍旧是年运力高达1.5亿吨的“黄金水道”。

  “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溇港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我们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尚未被深刻认识。”湖州市吴兴区环保局副局长沈林江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部分溇港被占用和破坏的情况不容忽视。调查显示,1990年湖州市的73条溇还基本保存完整,圩堤总长近6000公里。但是到2005年仅存47条溇。他呼吁及早启动对于湖州溇港圩田的系统保护工作,通过设立溇港古村、建造溇港博物馆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溇港圩田的形成、发展及历史贡献,领略湖州先民的生活,体验太湖水乡的特色。

  73岁的陆鼎言老先生站在义皋桥上,腰板笔挺,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因罹患癌症在去年动过大手术的病人。他指着脚下的义皋溇对我们说:“它是活着的,活了两千多年了,多么了不起!”五月的风拂过纵横的溇港和浩荡的圩田,裹挟着草木的芬芳、泥土的润泽、水波的柔光,这是中国大地上仅存的溇港圩田在呼吸。它是一部时长2500年的默片,讲述了中国最优美动人的田园传奇。

  新闻链接:
 





 
  贝姆斯特圩田依照古典对称设计理念被设计成整齐的棋盘格子式样,道路和水渠呈直角相互交错,临近的两条平行道路或水渠间相距930米,将整个圩田地区分隔成许多方块。而每个方块又被分成5个长条状的小地块用于租让给农民和畜牧业主。  /均据杭州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