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的前世今生 赤壁摩崖石刻
摘要:“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一片石崖,千载沧桑,虽经赤焰烈火,却仍壁立千仞。军事奇迹于此诞生,三国历史在此延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壁摩崖石刻。
国家旅游地理 湖北咸宁6月4日讯( 记者 罗峰 通讯员 田宏伟)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一片石崖,千载沧桑,虽经赤焰烈火,却仍壁立千仞。军事奇迹于此诞生,三国历史在此延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壁摩崖石刻。
A探访“赤壁”来源始末
在赤壁市赤壁镇赤壁山矶头,沿石阶而下,于江边的平台可以看到一座高约三十余米的临江崖壁,上刻两个朱红大字——“赤壁”。
“赤壁”二字位于赤壁山矶头西南中段,两个字是阴刻楷书,字径相同,“赤”字高1.5米、宽1.04米,“壁”字高1.43米、宽1.02米。
“像这样的石刻,整个赤壁山矶头共有10处,但字体均有所不同,大小也不一,有的刻的是其他文字,还有的是画像。”指着醒目的“赤壁”二字,赤壁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摩崖石刻中,既有阴刻的“赤壁”两字,还有仅残存的隶书阴刻“赤”字,草书阴刻“鸾”字,明代《过赤壁偶成绝句》两首,明代题记,以及阴刻诸葛亮两个戴冠执矛士兵人物画像的石刻等。
关于“赤壁”的来由,在民间有很多传说。相传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看到临江崖壁被火照得通红,挥剑刻下“赤壁”二字。在严肃的史学者看来,这一传说当然只是笑谈。有学者称:从字体看,应为唐朝以后的作品,周瑜所处时代行书和楷书还没出现呢!
历史不能杜撰,对于民间传说,我们也只能一笑。那么,“赤壁”两字究竟刻于什么年代呢?
研究者们一般都引用谢枋得的记载,认为应该至少南宋前就有了。宋代谢枋得在他的《赤壁诗序》中是这样记述的:“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赤壁”二字确实在南宋末年以前就有了。
据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刘盛佳教授考证,在陈诗所编撰的《旧闻录》中,见到《崇兰馆集》中有南宋莫如忠所撰的《游古赤壁记》,也提到赤壁之书法。《崇兰馆集》的写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年,距今约850年左右,但莫如忠非书写者,而是初读者。所以“赤壁”二大致为南宋人所为。
B三国文化典范代表
“赤壁摩崖石刻是现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长的‘三国题材’摩崖壁刻群。”相关负责人指着赤壁山矶头介绍道。据了解,赤壁山原名石头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驻石头关的孙刘联军火攻对岸乌林曹军战舰,火光冲天,映红了石头关崖壁,“赤壁”由此得名。此战以曹军败北告终,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史称“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地望在今赤壁市(原蒲圻市),为诸多文献典籍所明指。如《荆州记》、《通典》、《后汉书·刘表传·注》、《隋书·地理志》、《太平环宇记》、《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舆地广记》、《资治通鉴》等等。
另据,南宋初年诗人谢枋得的记录,赤壁摩崖上限最迟为南宋。宋以降,为缅怀“赤壁之战”,历代骚人墨客在此多有诗赋题刻,现保存较好的有10处,时代跨度之长,数量之多为国内“三国题材”摩崖壁刻所仅见,是研究三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
“赤壁摩崖石刻的意义不仅于此,它还是研究晋以后摩崖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赤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李志明介绍。赤壁摩崖现存的四处“赤壁”题刻,其中两处楷书题刻为宋代所凿,而两处隶书题刻时代不详,从风化程度和书体手法分析应早于前者。
据专家考证推断,摩崖书体,晋以后所见多为隶楷过渡体和楷书,隶书体稀见,唐代虽有隶书刻石,但风格已不类此赤壁隶书摩崖。“因而,赤壁石刻对于研究中国摩崖石刻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李志明说。
C开启遗产美好未来
细心的人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场景:在矶头摩崖石刻岩壁下,一些大小不一的乱石块让人不明就里。“这些都是早期岩体崩落的堆积物。像摩崖石刻这种户外的文物,风吹日晒雨淋,保护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啊!”专家们感慨道。
赤壁摩崖石刻所处赤壁山矶头山体虽然不高,从枯水位江面到山顶最高点只有40m左右,但四周均为陡壁,尤其是临江的摩崖石刻文物群岩壁,不仅地形坡度较陡,形如刀削,而且存在大量构造裂隙,加上长期以来山体自重卸荷作用,使矶头许多地段产生了卸荷裂隙,致使部分地段的陡壁形成危岩体,有崩落的危险存在。
如今,矶头临江面从北往南共发现有三条裂缝(隙),这种层间破劈理带或裂隙带,对赤壁山矶头摩崖石刻的整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石刻面临着岩体崩落的危险,让人无比痛惜。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做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是发挥文物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赤壁山矶头,尤其是临江的摩崖石刻岩壁及山体,应该进行整体治理。
据了解,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相关部门对摩崖石刻的保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受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洪水浸泡、地质构造破裂等因素影响,摩崖石刻出现了裂缝并有扩大之势,急需进行治理。2000年5月,赤壁市文物局邀请中国地质大学等文物专家领导亲临现场勘察,制定了综合整治保护方案,进行了部分整治。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赤壁摩崖石刻必将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为全国人民了解香城咸宁,追溯三国历史打开另一扇窗。/香城都市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