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传千载
摘要: 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中原文化在向南扩散中,像大河不断纳入支流一样,沿途吸纳着江淮文化、吴越文化乃至土著文化。从唐到宋,诗歌从贵族走向大众,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体裁。而这时正是客家民系集聚的重要时期,自然也是客家山歌艺术特色集中孕育时期。客家先
国家旅游地理 河南开封6月17日讯(记者 李晨翀)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家乡有条风雨桥,拱桥弯弯架村口;桥头有个避雨亭,妹在亭边望郎归……”,从梅江桥边的风雨亭里传出的客家山歌,悠扬动听,吸引了不少步行者驻足聆听。在享有山歌之乡美誉的广东梅州,其客家山歌广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唱。
6月7日,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一行来到梅县松口古镇,寻找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
不必翻山越岭到丛林深处祈求巧合机缘,更不必花百八十元专门去听表演专场,就在梅江边上,几个老人随便一聚,唱了千年的调子,夜复一夜地响起。
夕阳晚照,远山渐渐隐没于暮色中,梅江岸边悠扬的歌声拨开了宁静的夜空,梅州山歌携古老历史,独对此时的澄澈月亮。
秦末战乱,一些中原人初次南迁入粤东北,这是当地较早的移民。研究者认为,客家山歌脱胎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诗经》主要反映的是中原文化。“十五国风”多用“赋、比、兴”三体,还有些用“重章叠句”。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与此十分相近,晚清嘉应诗人黄遵宪在辑录梅州客家山歌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中原文化在向南扩散中,像大河不断纳入支流一样,沿途吸纳着江淮文化、吴越文化乃至土著文化。从唐到宋,诗歌从贵族走向大众,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体裁。而这时正是客家民系集聚的重要时期,自然也是客家山歌艺术特色集中孕育时期。客家先民在迁徙途中,途经江南,与吴音有充分的接触时间。一曲吴歌“今日山歌唱开场,好似初开锦绣箱,提一缎来好一缎,寿星轴子画头长”与梅州客家山歌“山歌紧唱紧有来,唱到人人心开花,山歌好比凉井水,井桶紧打紧有来”的意境、内蕴何等相近。至元明期间,随着梅州客家居民的渐次迁入,中原文化与土著居民在文化之间互相借用,互相渗透。如果说,中原文化成就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那么土著文化的融入则填充了其肉体,使梅州客家山歌丰满起来。时至清代,掺杂了商业文化影响的“吴歌”与类似“旧吴歌”的客家山歌在韵味上越走越远,客家山歌保存了自己的风格,走上了真正独立发展之路。
松口镇有名的山歌传承大师卢月英骄傲地告诉记者,千百年来,梅州山歌形成了约100多种唱腔、200多种民间小调,主要分为松口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在诸多唱腔中,梅县松口山歌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地位最高,素有“自古山歌松口出(“松”在客家方言中与“从”同音),哪有山歌船载来”之誉。在松口、在梅州,民间歌手刘三妹的美丽传说,堪比广西“刘三姐”。
今年72岁的卢月英介绍说,在她的记忆中,老一代客家人爱唱歌,确实到了“一日三餐歌送饭”的地步,人们上山打柴,下地犁田,谈情说爱,甚至开会发言,都用山歌。如今,为了振兴这一古老的山歌艺术,松口镇众多爱唱山歌的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松口山歌协会,他们每天都安排固定的时间练习山歌、排练歌舞,并经常受邀参加各式各样的演出,传承山歌文化。他们还开办了少年山歌培训班,把客家山歌唱到了校园里,还亲自下乡到中小学义务教唱原汁原味的松口山歌。除了民间组织,近年来,该地政府部门和专业的山歌剧团十分重视对客家山歌的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创新,他们精心打造的《客家意象》、《桃花雨》等大型客家山歌剧、歌舞剧在保留山歌原生态韵味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使得古老的客家山歌涅槃再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听了卢月英的介绍,记者感慨万千。客家,一个经历了浩大兵燹、长途迁徙,最后安居于远山的汉族民系,用质朴无华但感人至深的山歌,倔强地延续着本族群的记忆。客家人用这种以歌谣传情达意、传承文明的方式,把根深植于客家文化最牢固的底层,千百年来,虽历经风雨剥蚀,仍传承有序、面目清晰。/ 汴梁晚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