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新疆天山、云南哈尼梯田双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图)

2013-06-23 10:40

摘要:2013年6月21日、22日,中国新疆天山、云南哈尼梯田,分别通过世界遗产决议,双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国家旅游地理 云南红河6月23日讯 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冬季朝阳下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新华社发

这是晨雾中的哈尼梯田(2005年2月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这是2011年3月4日傍晚拍摄的云南元阳梯田壮美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仅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其中集中连片的达1万多亩,从山脚到山顶级数最高达3000多级。新华社发(梁志强 摄)

这是哈尼族群众在梯田中劳作的场景。新华社发

这是2012年4月9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拍摄的梯田美景。新华社发(梁志强 摄)

这是被梯田包围的哈尼族村寨(2009年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这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老虎嘴景区的梯田(2005年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这是朝霞下的云南元阳多依树梯田(2007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国家旅游地理据新华社金边6月22日电(记者王其冰李弘)正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对本届会议中国第二个申遗项目进行了表决,随着大会主席、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宣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评语中写道,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哈尼梯田体现了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文物保护部门将与国际同行加强交流,为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提供最好的保护,制定生态可持续和旅游管理策略,保护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改善村寨生活条件,使农民从中受益。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此次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所展现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童明康在22日会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哈尼梯田是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典范,具备突出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是中国的荣耀。下一步将更加注重保护,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利用。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于本月1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将于27日在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吴哥遗址所在地暹粒闭幕。中国新疆天山21日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会除审议30处“申遗”项目外,还将总结各成员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审议国际资金支持等事项。(完)
 

  国家旅游地理 据新华社金边6月22日电(记者王其冰李弘)中国红河哈尼梯田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分布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梯田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主要有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个片区,82个村寨。
 

  此次我国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崇山峻岭环境中人类生态系统的杰出范例,当地人以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开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围绕梯田展开。
 

  红河哈尼梯田也被当代人誉为“伟大的大地雕刻”,因天气和水中植物不同更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时梯田呈蓝色;阴天时呈灰色;早晚呈金黄色。因植物不同会分别呈绿色、红色、黄色等。哈尼梯田是多彩的大地艺术,而实现了这一人类创造力、耐受力、意志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哈尼族人,则被誉为“大地雕刻师”。

 

  据文献记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千百年延绵不绝,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结构、内涵、组成要素和环境千百年来未被根本改变。传统的耕作体系至今还很活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遗产地功能、实践、传统知识得到延续,传统仪式和风俗等也得以沿用。(完)

 

相关报道: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 新疆天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图文)

 

 

这是中国登山队运动员在托木尔峰海拔7000米处建立营地(1977年摄)。

国家旅游地理 新疆6月21日讯 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博格达、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区域组成。 /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登山队员在托木尔峰区域开展登山、科考活动 (1977年摄)。新华社记者 程至善 摄


巴音布鲁克草原风光(2003年7月27日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山环抱,湖水清澄,花草茂盛,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巴音布鲁克草原风光(2003年7月27日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山环抱,湖水清澄,花草茂盛,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一对天鹅带着5只小天鹅在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里游弋(2009年6月24日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湿地位于新疆天山深处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之上。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这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九曲十八弯美景(2011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两名游客在天山天池观光(2007年12月12日摄)。天池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湖泊,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面积约4.9平方千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新华社记者尹栋逊摄


冬日的新疆天山天池银装素裹,宛如仙境(2011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航拍的天山山脉,远处是博格达峰(资料照片)。博格达峰坐落于乌鲁木齐东侧,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主峰海拔5445米,山峰脚下是著名的天山天池风景区。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这是航拍的天山山脉,远处是博格达峰(资料照片)。博格达峰坐落于乌鲁木齐东侧,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主峰海拔5445米,山峰脚下是著名的天山天池风景区。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马儿在新疆喀拉峻草原上吃草(2011年6月10日摄)。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草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属于高山草甸,有“空中花园”之称,在旅游和摄影爱好者中享有盛誉。新华社记者 卜多门 摄


新疆喀拉峻草原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生态物种丰富,形式多样(2012年8月17日摄)。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草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属于高山草甸,有“空中花园”之称,在旅游和摄影爱好者中享有盛誉。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摄

 

  国家旅游地理据新华社金边6月21日电(记者张天国)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今年两项“申遗”项目之一新疆天山21日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使中国目前拥有的世界遗产增到44处。
 

  天山山系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平均海拔约4000米,东起中国新疆哈密星星峡戈壁,西至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近东西向延伸,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4国,在中国新疆境内绵延约1760公里。新疆天山占天山山系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拥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平均宽度300公里,是中温带准噶尔盆地和暖温带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南北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环抱。
 

  新疆天山是全球唯一由巨大沙漠夹持的大型山脉,以深居内陆的地理区位、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众多的冰川河流、绝妙的自然景色、特殊的生物区系和生态过程等诸多自然特征,成为全球温带干旱区大型山地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
 

  新疆天山拥有全球温带干旱区最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温带干旱区山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态过程受海拔、坡向与坡度的水热空间变化影响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新疆天山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因而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丰富,是很多物种最后的家园。新疆天山共有野生动植物3000余种,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近500种,包括雪豹、暗腹雪鸡、高山兀鹫、小叶白蜡、新疆郁金香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新疆天山的评语中写道,新疆天山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符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要求。(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