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广西百色:西林岑氏建筑群的前世今生(图)

2013-07-10 13:31

摘要: 在西林县城东约50公里的那劳乡那劳村那劳屯一个平静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组古建筑群,这就是岑氏家族建筑群。岑氏家族建筑群其实是一座土司府第,游览建筑群最好先去看看存在时间最久远的土司府。

计划在3至5年内完成修复建设,成为展示千年句町古国历史文化底蕴的无价之宝

 

  岑氏建筑群思子楼

  岑氏建筑群增寿亭

  岑氏建筑群牌坊西面

  岑氏建筑群宫保府
 

  国家旅游地理 广西百色7月10日讯(记者 黄家志 文/图) 深藏于桂西北群山间的西林县,因其充满神秘色彩的“句町古国”背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去旅游观光,感受壮族迷人的句町文化。就在今年5月,西林县那劳村岑氏家族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晚清时期建筑群,以独具壮家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建筑风格,备受注目。 广西文化遗产宣传保护月期间,记者跟随自治区文化厅工作人员走进西林,对这座散发着古老文化气息的建筑群一探究竟。
 

  土司府历经数百年风雨
 

  在西林县城东约50公里的那劳乡那劳村那劳屯一个平静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组古建筑群,这就是岑氏家族建筑群。岑氏家族建筑群其实是一座土司府第,游览建筑群最好先去看看存在时间最久远的土司府。
 

  沿着长满苔藓的大青石拾级而上,就到了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的土司府。这是一座一面阔五开间砖培搁桁小青瓦屋面硬山顶的砖木结构建筑,虽然因为年久颓败,却又执着地挺立于天地间,丝毫不逊色门前一枝在夏日阳光下开得正艳的向日葵,似乎要唤醒那长眠的历史记忆。
 

  土司府是建筑群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为明朝上林(今西林)长官司土司岑密所建,占地面积仅210平方米。后经岑密第十代后裔清云贵总督岑毓英和清著名封疆大吏岑春煊父子不断维修、扩建,才成了后来庞大的岑氏家族建筑群。
 

  建筑风格兼具壮汉特色
 

  岑氏建筑群依山而建,因地形地势和建筑的功能分布在村落的山坡不同位置上,体现了壮族传统民居布局上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特点。
 

  青砖黑瓦宫保府呈现出典型的京派风格,为三进两天井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布局考究,主轴线明晰,单体排列规整对称。这种四合院式的布局是明清时期广西汉族地区富裕官宦人家较为常见的布局,在流行干栏式木构建筑的壮族地区较为少见。显然,其深受汉族建筑文化的影响。
 

  除石牌坊外,岑氏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形式上均为面阔三或五开间,青砖砌清水墙,小青瓦屋面硬山顶的建筑,其屋脊“博古”灰塑、封山、墀头、门窗的做法,墙上端壁画、梁枋雕饰等艺术构件做法和内容均属广西乃至岭南汉族富裕华贵宅第式样,建筑形式和装饰反映出了浓郁的汉族建筑文化内涵。
 

  在岑氏建筑群中,也保留了壮族地区传统建筑的做法,如荣禄第后座等部分建筑采用传统的干栏式结构、山墙山尖下开圆形采光通风孔、穿斗式梁架上瓜柱不直接承桁条而设入字斜梁承托桁条等等,均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岑氏建筑群于1995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恢复性修建展示句町文化
 

  泛黄的夕阳笼罩着屹立的岑氏建筑群,踩踏着这里的一砖一石,倾听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人难免感慨万千,有一种穿越时空、远离现实喧嚣的感觉。岁月荏苒,曾盛载一个家族当年繁华与荣耀的古建筑群,如今只剩下一副刚强不屈的身躯,默默等待更多的关注与呵护。
 

  岑氏建筑群汇集了建筑学、绘画、文学、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艺术特点,但由于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以及特殊年代的人为破坏,许多古建筑残损程度不一,有的已经被毁,有的受损严重。如历史最久远的土司府,除整体形状尚存外,大多木质结构已腐坏,砖墙也出现了裂纹,亟待进行抢救性修复。
 

  西林县博物馆馆长王奕然说,当地政府部门对岑氏家族建筑群出现的问题已进行了相应的保护和处理。今年5月该建筑群获批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西林县还请来了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对建筑群进行全面考察,制定了详细的保护、维修规划,目前已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复。
 

  按照修复、改造计划,建筑群所在村屯的居民将全部进行搬迁。目前,第一批60多户人家的搬迁工作已结束。相关部门将力争在3至5年内,进行修旧如旧式的恢复性修建,全面完成该古建筑群的修复保护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力求使之成为展示千年句町古国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无价之宝。
 

  小小土司府的华丽变身
 

  占地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岑氏建筑群,让人叹为观止。那么,原本占地面积仅210平方米的小小一座土司府,是如何变成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的?
 

  据记载,岑毓英因为屡立功勋,被朝廷封为“太子太保”,并下旨赐银建府。光绪初年(1876年)开始,岑毓英便在那劳老家扩建府第,前后历经32年,逐步形成了由土司府、将军庙、岑氏祠堂、宫保府、旧府、荣禄第、南阳书院、思子楼、增寿亭、孝子孝女坊等组成的建筑群落。其中,“宫保府”为岑氏家族建筑群的标志所在,原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古建筑群里亲情故事多
 

  岑氏建筑群里,有增寿亭、思子楼、孝子孝女坊等,这在其他古代建筑群里较少见。当时的岑氏家庭为何会建这样的建筑?
 

  在这个古老的家族建筑群里,走出了三位清代的总督: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岑氏一门两代之内连出三个总督,可谓显赫一时。然而,岑氏却是香火不盛,几个子女都在20岁上下便告夭折。建筑群的几个单元,均体现了岑氏的舐犊之情。
 

  增寿亭,顾名思义就是要增加寿命。据管理员介绍,岑毓英二弟育有3子,皆夭折。岑氏族人自感短命,需还愿消灾,故建此亭陈放棺木,供奉香火,以祈求神灵护佑。
 

  另一建筑思子楼,则是岑毓英四弟岑毓琦为纪念夭折的长子岑景恒建的。传说岑景恒7岁时,一天岑府门前来了两位云南客人求见岑毓琦,岑毓琦正在睡午觉没有出来会见客人。客人不悦,提笔写下“镇提仙件”四个字留言而去。岑毓琦起床后看了题字,只见笔力刚劲,却不明其意,连称“好字,好字”。岑景恒看了一眼说,“爹爹,这是在骂您呢!”岑毓琦不解,岑景恒说,“‘镇提仙件’四个字各去掉偏旁就是‘真是山牛’,这不是在骂您吗?”岑毓琦这才恍然大悟,自此更加疼爱岑景恒。可惜天妒天才,岑景恒未满16岁就死去,岑毓琦痛不欲生,建此楼纪念儿子。
 

  此外,孝子孝女坊则是为岑氏家族后代岑德固而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岑德固从桂林护送生母刘氏北上两湖,不幸途中刘氏患病,岑德固整日整夜躬侍汤药,但因郎中误用了热药,致使母亲病情加重至身亡。岑德固悔恨交加,谴责是自己害死了母亲,终日哭母,竟于同年九月十九日自殉于亡母的殡厝旁,时仅24岁。/南宁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