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合肥最完整民国建筑之一 黄麓百年老宅深闺待保护

2013-08-24 11:09

摘要:这座民国时期的古宅就坐落在黄麓镇张治中将军故居附近。村子里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多,可是历经沧桑,大多数屋子已被翻新改建,但仔细观察还能从仅存的一些老宅子中发现皖南民居建筑青砖黑瓦的影子。从张治中故居往村上走,沿着清水塘走过两百米便到了这座老宅,


 


   国家旅游地理 安徽合肥8月24日讯(汤玉杰 王峰 韩婷/文 丁继圣/图) 在巢湖黄麓镇洪家疃村,一幢被保存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被发现,它就坐落在爱国名将张治中将军故居附近。据古民居专家介绍,这也是合肥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建筑之一,这座古民居距今已近百年历史,如今依然有人居住在里面。
 

   拴马链透出曾经的显赫
 

   这座民国时期的古宅就坐落在黄麓镇张治中将军故居附近。村子里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多,可是历经沧桑,大多数屋子已被翻新改建,但仔细观察还能从仅存的一些老宅子中发现皖南民居建筑青砖黑瓦的影子。
 

   从张治中故居往村上走,沿着清水塘走过两百米便到了这座老宅,眼前的这座老屋明显要比周边的房屋高大、敦实。虽然青灰色的砖墙经岁月的浸染已微微泛黄,但仍能感觉到建筑风格的严谨和建材质量的考究。经多方打听,老宅的屋主名叫洪德堡。
 

   在屋外大门两侧的墙壁上,挂着两只类似铁环的东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过去用来拴马的铁环,就相当于现在的车位。”屋主洪德堡笑着解释道。
 

   沿着狭窄的巷弄看到老宅的正门开在东边的墙上,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正门却并不正,而是与墙壁形成一定的夹角。一进大门,记者看到过道两边堆满了落满尘土的旧物,多是些小件的木质家具,因为年代久远,上面都已泛黑。往前越过一个小门,一个四方形的院落映入眼帘。“你看,这老房子布局非常合理,两进,有点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洪德堡老人话语间透露出自豪。
 

   沿着院中一条狭窄的小道,一眼瞧见院中的两棵树和一口石井,给这栋落寂的老房子添了些情致。洪老告诉我们,孩子都已在巢湖安居工作,现在这里只有他和妻子居住在北边的一排老屋,而南边现已无人居住,老两口守着这么大的庭院,显得分外寂寞。
 

   百岁桂花树不得已被卖
 

   刚踏进屋内,墙上的“团结民主 勇敢活泼”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依稀透出当年历史的沧桑感。据了解,原来这里在解放后一段时间曾作为当地农会办公室,后在土改过程中,这处老宅分给了当地的五户贫农,洪德堡一家分到了三间西厢房,“那个时候我还太小,不太记得事情。”
 

   “你们看,这里的洞是做什么的?”顺着同事的声音,我们来到了西厢房。在厢房的一面墙壁上,一处16K纸张大小的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叫墙眼,顺着此洞,人可以从屋内居高临下对准外面射击,是过去屋主用来防止土匪抢劫而为。”顺着洪德堡老人身后,我们陆续在前厢房、侧门以及前门角都发现类似的墙眼。
 

   “看得出来,这座屋主人曾经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啊!”对此,洪德堡表示了肯定。洪老告诉我们,这座老宅的最初主人是当地有名的地主,曾经在含山等地做过国民党时期的大官,后来发迹了就回到家乡盖房颐养天年了。
 

   “这座老宅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现在这附近哪里还有这么原汁原味的老宅?政府真的应该好好保护啊!再不保护就可惜了。”洪德堡叹息道,“院子里本来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那棵桂花树比这房子年纪也不小。因为长得漂亮,很多人都争着来买。”由于树太大,院子狭促的空间无法让其更好地生长。在万般无奈之下,去年洪德堡以3万元卖给了他人。“由于树冠太大,当时用来运树的吊车都有20多吨。”
 

   仅存的百年老宅亟待保护
 

   “在这飞速流转的时代,能够在张治中先生的家乡发现这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显得弥足珍贵,不仅是因为它承载了人们对民国时期乡土民情的回忆,也是因为其建筑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研究价值比较高。”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钱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其实最大的特色就是窗户和门。首先,那个时期由于巢湖流域有土匪,所以房子的窗户都很小,主要是为了防盗,墙壁上的墙眼也是为了防土匪。”钱玉春说,除了窗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门。记者在村子里看见,但凡还能保存着一点老宅子迹象的民居的门都不是正的,而是和围墙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的斜门意思是家里的风水要朝着上风上水的方向。这都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从这一点判断,这幢老宅子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时间了。”
 

   “这座宅子是我们这里保存较好的一处民居,从建筑的形式和用料材质看,属于江淮古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黄麓镇宣传委员翟年俊告诉记者,现在政府也在想办法对这座宅子进行保护。/环湖晨刊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