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钟山古民居印象
摘要:钟山古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一是建筑选址极其讲究,均是以依山傍水、前低后高、村前有开阔的田野、村后有树木茂盛的丘陵或石山做靠山。如大田古村、白马古村、龙团古村、龙道古村,都是前低后高、村前有小溪流水,村后有石山或丘陵。二是建筑多为砖
钟山古民居印象
如今钟山保存着较多的古民居,如回龙镇的龙道村,燕塘镇的玉坡村,石龙镇的松桂村,清塘镇的英家村,公安镇的大田村,钟山镇的白马村、杨岩塘村、龙团村,凤翔镇的同古坝村等,这些至今仍保存着大片较好、颇具岭南特色的明清建筑。这些作为钟山传统民居的典型建筑群,以文化绝妙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令人陶醉,也让人从心底里佩服先民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钟山古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一是建筑选址极其讲究,均是以依山傍水、前低后高、村前有开阔的田野、村后有树木茂盛的丘陵或石山做靠山。如大田古村、白马古村、龙团古村、龙道古村,都是前低后高、村前有小溪流水,村后有石山或丘陵。二是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古砖蓝瓦,造工精良,细腻秀丽,屋脊、前墙屋顶处大都有浮雕、花草鸟兽画、人物画的图案。如白马古村至今保存的30多座古民居,基本上是二进式或三进式的院落,进大门是小厅,再进去是天井,天井两旁有厨房或蓄存杂物的房。再进去是正厅,正厅两旁有主房和客房。天井大都有8平方米左右,形成“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体现“四方聚财”的民间建筑理念。三是古村的正面,大都挖筑一张大大的半月形水塘,形成阴阳两仪、和谐相生布局,蕴含“圆满”之美好寓意。这方面在龙道古村、白马古村、大田古村、同古坝村等均可验证和体现。四是古村旁大都建有古戏台,体现了当时戏剧在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位置,如大田古村旁的大田古戏台,至今200多年还保留得完好,成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龙团、杨岩塘、白马等古村均有形式多样的古戏台。
钟山古村落的先人由于具有较宽厚的包容性,对文化和教育比较重视,这些地方,曾人才辈出,书香之家较多,出现过不少举人、秀才,因而带动了古村的文化氛围。如回龙的龙道古村,吸引人的不仅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而更诱人的还有村子里每座古建筑门口两侧的石刻对联,这在全广西都是极为罕见的。村子里每座古屋的对联全部是用青石条刻。这里的石刻对联,确有一番韵味,每一副对联,足以让游客虔诚地叩首和发自内心的赞叹。石匠手艺高,雕刻精湛,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书法绝妙,文化味十足,现今保存下来的有四十多副,大多涉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人学好不学坏,学勤不学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不菲的价值,抖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后人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份珍宝。目睹这一副副对联闪出的风韵,深感到此观赏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升华。
熟知龙道历史的人都知道,龙道村非常重视教育,读书之风隆盛,文化氛围淳厚,清朝同治年间,村里曾出过一位举人,中举之后放弃仕途,回归故里教授弟子。白天教授诗韵,晚上孤灯只影,除苦读外,亦吟诗作对,培育出一批秀才。于是,有了这一副副石刻对联,留传至今,形成了独具乡土特色的诗联文化。举人屋如今还保存完好,只不过没人住罢了,在为村人放置柴草、杂物的地方。走进举人屋,这是一栋青砖碧瓦,砖木结构,门前有大石阶,屋内有天井、大厅、厢房,门上有木楼,据说是读书的场所,墙上画了许多花木禽鸟壁画,这些壁画构图美观,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走廊的墙上还有训词,不过训词在文革中已被剔除。亲临举人屋,真切的体味到古老的建筑,古老的民风,古老的文化。
面对钟山古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质朴的人文情怀,我为钟山先人的聪颖和智慧而赞叹时,也为自己理解力浅薄和汲取力微弱而内疚,这里的一块砖石一片青瓦,一栋房子一座祠堂,一副对联一面壁画都是反映了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都包含着古老文化的精髓。如今,钟山古民居保存下来那些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令我欣喜,它彰显出人们的精心呵护之情。我想,也许这正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吧。
钟山古民居不单是一座座建筑精巧的艺术建筑,更是这里的先人一种精神和荣耀的延续,具有较好的建筑和人文史料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