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五台山,一座穿越文化时空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集成“博物馆”(图)(3)

被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故事浸泡的圣地

2020-08-18 14:11 国家旅游地理 昌兴

摘要: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并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还是五台山也是为世界三大金刚座之一,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

       一座与皇家文化故事的皇山

 

    从东汉永平年间开始,汉明帝刘庄使外域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传法布道,就打下了帝王崇佛弘法的深刻烙印。 史载,魏孝文帝常于京都平城到此巡游,并下令五顶各置一寺,始供五方文殊,东台建寺奉聪明文殊,成就了启智祈福的殊胜拜谒道场。到隋文帝,在开皇元年,帝下诏再建文殊殿,造像以供,指示安抚僧侣,让其诵经祈福,庇佑国泰民安。五台山前后共有9位皇帝亲临拜谒,其间有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康熙帝、清高宗乾隆帝等。魏孝文帝。这位历史上的改革皇帝,在完成大同昙曜五窟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五台山,他走上西台、北台等处巡视,在这块属地上兴建了佛光寺、清凉寺、大孚灵鹫寺并菩萨顶十二院等第一批有影响的寺庙,把五台山的佛教推向了兴盛。接下来的北齐帝王高洋,相传为他的儿子在此兴建了寿宁寺,北齐王朝还割八州之税,供五台山200座寺庙的香火,使五台山佛教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故康熙皇帝说:东有离岳火珠,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北有玉涧琼枝,中峰则有自明之金,形象地概括了五个台顶的特色。这五顶之外称台外,五顶之内称台内,山峦绵延盘亘,沟壑纵横深秀。

     唐朝的代宗皇帝将文殊菩萨钦定为首席菩萨。于是,文殊菩萨就名正言顺地居于众菩萨之首了,自然也就奠定了文殊道场在四大名山中的首席地位。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体现在他有关不二法门等一系列丰富深刻精粹的思想理论之中,既博大而又深细,在全部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为佛教徒所尊崇实践,而且成为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矿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唐朝的龙朔二年(662),由武则天确定下来的,她是根据《华严经》中文殊在清凉山讲经的说法,同时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的。武则天的政权得益于佛教,龙朔三年,命人在五顶各置铁塔三座。长安二年,又敕并州刺史重建清凉寺,派德感法师住持并主管全国僧尼,使清凉寺成为唐朝的镇国道场,全国佛教的首府。紧接着,虔诚奉佛的代宗令不空三藏在五台山兴建了铜铸为瓦的金阁寺,使之成为李豫王朝的镇国道场。由于唐朝九帝的扶植,五台山佛教达到了空前兴盛,各宗各派竞相发展,寺院达到360余座,形成了世界驰名的佛教圣地。宋太宗赵炅,是北宋初年到过五台山的一位皇帝。他在攻晋阳伐北汉时,兵到五台山插箭岭(传说领上显现八臂文殊像,遂插箭而回),因有感于是文殊灵境,便下令护持佛地,为五台山造金铜文殊万尊,诏修了真容、华严、寿宁、太平兴国寺、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10寺。在太宗、真宗仁宗三代帝王的扶持下,五台山的佛教平稳发展,全山有寺72座。金朝诸帝把五台山看做神灵所居,五台山十二佛刹皆为葺新。金太宗为收买人心,还在天岩村建了岩山寺,金世宗于大定三年敕建了万岁寺。元朝诸帝在五台山大兴建寺之风,赐田布施,祈福延祚。成宗为皇太后在南山寺兴建了万圣佑国寺,武宗为昭献元圣皇太后兴建了普宁寺(圆照寺),泰定帝重新敕建了殊像寺。成宗、英宗、昭献元圣皇太后、世祖驸马、武宗太子、仁宗皇妹大长公主等,都曾到五台山瞻礼并大作佛事。宋元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遂成了汉地唯一的汉藏佛教圣地。万历王朝可说是世宗排佛之后,对五台山佛教扶植有功的一个皇朝,不仅修复了五个台顶,兴建了狮子窝万寿藏经阁、龙泉寺万圣阁,还大修了显通寺、塔院寺和大白塔,将塔院寺建成一处护国佑民道场,从而将五台山的佛教再一次推向兴盛。期间,由智光、镇澄等僧人在狮子窝创立了十方净土禅院,使五台山又形成了十方庙和子孙庙并存的格局。清朝,诸帝以怀柔蒙藏,稳定江山为国策,在五台山大兴黄教,对五台山寺庙进行大格局调整,菩萨顶古刹以皇家建筑同等规格进行重葺,大殿全部用黄瓦盖顶,并设大喇嘛,让五台山名僧统理全国番汉事务。并将罗睺寺、寿宁寺、善财洞、七佛寺、涌泉寺、普庵寺等10座青庙改为黄庙,进行重葺。还重修了台顶五寺并显通、殊像、广宗、碧山、镇海等一批寺庙,兴建了台麓寺、白云寺、台怀三大行宫。期间,诸帝频频朝台12此,举办法会,赏赐钱物,题匾作诗,将藏传佛教推向了高峰,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又一次繁荣。据《山西通志》和《五台山县志》记载, 显通寺、文殊寺、广宗寺、望海寺、法雷寺、灵应寺等都是康熙二十二年重修的。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庙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 《清凉山新志》载:康熙二十二年四月,特旨发帑金三千两,重修五座台顶。康熙帝先后写了《中台演教寺碑》《东台望海寺碑》等寺碑。

     (1)康熙帝与"带箭"文殊故事

     康熙当年到五台山寻找父亲,据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在五台山时,走到了西台下面,就迷路了。后来文殊菩萨化了一座桥,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来接他。于是五台山就有了灯笼文殊。乾隆听说五台山僧人作风不良,想去亲自查看,到五台山,看到一个和尚在河里洗澡,旁边还有许多女人,乾隆一生气,一支箭射过去,和尚负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萨顶上,僧人不见了,就看到文殊菩萨背后有一只箭。五台山就有了"带箭文殊

     (2)乾隆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下旬,他奉太后第一次沿着皇祖当年朝台的足迹,瞻礼五台山。在射虎川,乾隆皇帝看到过去曾听皇祖所说的老虎出没的地方,现在是一片农桑景象。乾隆皇帝这次朝台,由菩萨顶主持接驾,驻于菩萨顶御营,在菩萨顶建醮讲经。

      (3)康熙帝与灯笼文殊故事 

      据《清凉山志》公案:民间有传闻说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为僧,康熙就到五台山寻找他。康熙当年到五台山寻找父亲,据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在五台山时,走到了西台下面,就迷路了。后来文殊菩萨化了一座桥,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来接他。于是五台山就有了"灯笼文殊

      (4)  康熙帝与望海寺故事

   东台,是五座台顶的一座,与五方文殊的信仰密切联系,在佛徒信众的心目中圣洁而辉煌,庄严且殊丽。崇信佛教的历代帝王,同样注重返往巡幸观礼。  唐太宗对东台文殊信奉不移,贞观二年颁旨在东台顶设斋供佛敬菩萨,并诏曰:“朕惟神道设教,慈悲为先,玄化潜通,亭育资始...”充分表明皇帝以慈悲为怀,用智慧育人的精神。以后历帝,竞相仿效,除武宗灭法以外,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佛教的极盛时期 ,东台望海寺,也是太宗皇帝下令拨款重修葺的重点佛寺之一,皇帝礼谒聪明文殊,当作皇家祈福道场。宋、元、明各代,五台山佛教屡见新盛,东台望海寺更不例外,在皇家的高度重视下,香火极旺。历任帝王或登临,或撰文,或赋诗,各种志书均有记载。这里重点记述近代历史上皇帝对东台顶的垂爱。大清皇帝入主中原,对佛教崇信有加,特别礼遇五台山,从首位皇帝开始,隔岁朝台,梵香祈愿,康熙五次朝礼,乾隆六度重游,创下了皇家亲临的次数先例。康熙皇帝登东台览胜拜谒后,大发感慨,亲笔题写了《御制东台望海寺碑》,碑文中叙:“周官职方民,掌天下之图,辨九州之国,州表一山为镇。蜞其巅可以望海者,则扬之会稽,衮之岱,青之沂,幽之医元间,凡四山焉。惟岱距海较远,登日观,望扶桑,其岧峣峻极,尤非他山可比也。五台隶并州,州境无海。而台之东峰以望海名,盖云中上党,晋地天下之脊。山之麓既高,而台之高复三十余里,龙泉以东,岗峦陵阜,皆处以下。远瞰沧瀛诸州,景光向恍,俨若紫澜浩森,与清颗之气相接,记称旭日东升,望大海若陂泽,信以为哉。台有寺,榱栋程桷,不蔽风雨。朕省方登此,命加修茸,复其初制,莲台法相,固极庄严已。四方之人,得于焉信宿,纵睇渤海之朝墩,以视夫岱宗日观,又何多让耶!遂砻片石,文以记之。”康熙皇帝登上东台,极目远眺,大发感既,他由扬州的会稽山,衮州的泰山,青州的竹山,幽州的医元闾山联想起来,感到只有泰山离海较远,登高望日极为殊丽,他山不能与之相比。而五台属晋,境内无海,东台却用望海命名建寺,高广雄伟,海拔三十余里,冀中平原,就在脚下,远近高低,山峦形势各异,河流水域波光潋滟,在这里遥望日出,十分奇丽可信。又见台顶寺庙在风雨剥蚀后显得衰蔽,立即命令相随的地方官出资修复。尽快恢复原貌,以便十方信士来此住宿,以备在凌晨观日出,而在这里望日绝不比泰山逊色。皇帝将此次登东台感想写成一则文章,文臣大吏立即刻碑御制,立于东台,以示不朽。与此同时,康熙皇帝将东台望海峰观景所见写成诗作,至今广为传诵。谁架鳌为柱,神州在一方重关连委粟,半夜豁扶桑晓散岚光白,晴收水气黄瀛儒不可极,万里自苍茫。熙皇帝所见,令人荡气回肠,使读过诗的人们立入佳境,流连忘返。

        (5)  乾隆帝与望海寺故事

      乾隆皇帝比起祖父来,对五台山佛教的崇信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十四年春三月亲登东台顶,礼谒观日出,亲撰《望海寺碑文》。“慈氏以性海为万法之宗,故息心净心必穷极海藏,超证圆通乃为深入佛海 众生缘未成熟,则皆以津筏济度,令至彼岸。学人勤苦精进,以求证入,固瞻望觉海而未测究者也。东台之峰与寺,并以望海名。《志》称东望大海,如波若镜,盖荡云沃日之观境,固然已。朕命修茸此寺,因思即境征名是世谛,非义谛也。夫佛说国土如恒河沙,皆依华藏世界海住,国土无量,海亦无量。今踞一峰之顶瞻望一隅,遂以为是大观,而即藉以表佛刹之号乎。象教流入震旦,缘盛于东。东台那罗延窟,《经》云是菩萨住处,天龙八部围绕供斋,则海会即在山中。瞻谒曼殊者,但当于此寻源,东望海溟,犹堕见网。昔圣祖驻跸兹山,诸寺皆降御笔,而兹寺独颜以般若,原可循本而悟真诠矣。”这是乾隆十四年春三月,皇帝登东台观日览胜谒文殊之后的御笔,从中已见乾隆皇帝崇佛护法之心境。东望大海之滔滔,使帝心大悦,浮想联翩,联想到性海佛法,众生因缘。置身东台望海寺,看到皇帝拨款修茸的寺院,更生喜欢。又想到《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记述,在这菩萨的住处,又有天龙八部围绕,殊胜异常,俨然是一处真佛境界。皇帝在东台寻胜,与万民一样,感受到了佛教进入中国后文殊信仰的兴盛。而东台那罗延这个菩萨的住处却更为庄严辉煌。乾隆皇帝的祖父康熙五度朝台,在山中各寺均留有御笔,惟在望海寺书写最为精严,原来这里是一个聪明文殊真实的演教弘法之处。乾隆皇帝不仅下令拨款修筑望海寺,亲撰修茸碑文,而且还多次有感赋诗,如是:天半蟾兰若,钟声发上方:只疑查到汉,空说海生桑。积雪山皱白,经霜叶染黄。圣踪馀想像,云际辨微茫。在清朝统治的历史时段里,历任皇帝崇法护佛,登东台瞻礼观日出者均有史可考,

 

      一座佛教文化天然博物馆故事的名山。

 

     五台山是藏传,汉传,南传佛教信仰文殊菩萨的人心中的圣地,亦是历代朝圣者心中的向往之地。中国佛教普陀和峨嵋两山的道场为禅宗独盛,五台山上却诸宗兼弘,从早期的华严宗、天台宗、律宗、到后传入的禅宗、净土宗、密宗,几乎所有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的僧侣都曾至五台朝礼。遗留了大量的古遗址、古寺庙、古摩崖、古石窟、古塔、古碑等,是历代佛教兴衰的见证。吸纳了印度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慕名而来,游历五台山后,并在《台山日记》中说: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之诸台环列之概也。这就是说的五个台顶环列包围的台怀。其轶事奇闻可说是五步一趣典,十步一传说。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此时,大明朝渐入存亡之秋,旅行家徐霞客更加鄙视仕途,而对名山大川的雅兴依然如故。阴历七月二十八日,他从北京城出发,畅游太行山系的一处奇峰,即是五台山。

      (1)"歇龙石"与文殊菩萨故事

       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睡觉都要开暖气,可以想象五台山整个的气候。进入五台山,就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

       (2)清凉寺故事    

清凉石:据说上面无论坐多少人也坐不满,系古代龙王供养菩萨的宝座。 在清凉谷岭西畔,厚六尺五寸,围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多人不隘。古者尝有头陀趺坐其上,为众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望之悚怖,近之即失。后人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

       (3)北台与广济龙王庙故事

       据《五台山赞文》文:"北台毒龙常听法, 雷风闪电隐山川不敢与人为患害, 尽是龙神结善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文:“ (北台) 中间是龙王宫。临池水, 上置龙王像。池上造桥, 过至龙王座前。此乃五台五百毒龙之王。每台各有一百毒龙, 皆以此龙王为君主。按照五台山藏传佛教的说法, 五爷的尊号全称为广济龙王文殊菩萨,因五爷道场最初在北台, 也被认为是无垢文殊的化身。主要道场有北台广济龙王庙、东庄村五爷庙、万佛阁五爷庙, 供奉白脸大龙王、红脸二龙王、黄脸三龙王、蓝脸四龙王、黑脸五龙王, 符合《佛说灌顶神咒经》中五方龙王的记载。皆以五龙王为主神。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这个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供于殿中。五爷也成了广济龙王,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化身。康熙帝赐了五爷一副龙袍和半副銮驾。五爷庙又称万佛阁,或广济龙王庙,坐落在五台山寺庙集群区中心区。它承担着民间风调雨顺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平安吉祥的愿望。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它更亲近群众,这也是为什么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据说五爷本是黑脸,因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就变成了金脸。

      (4)文殊与维摩对谈处传说

      据《人唐求法巡礼记》卷三:(西)台西下坂,行五六里,近谷有文殊与维摩对谈处。两个大岩,相对高起,一南一北,高各三丈许。岩上皆平,皆有大石座。相传云:文殊师利菩萨共维摩相对见谈之处。其两座中间,于下石上有师子蹄印,踏人石面,深一寸许

 

     一座与《华严经》及经志传故事的佛山

 

      释迦牟尼佛祖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佛在三千年前就说了这个山,在宋朝以前凡是到五台山的那时人心里清净清净就是没有烦恼。《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所提略有不同: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发。梦参老和尚说五台山每天都有一万菩萨在说法围著黛螺顶绕清凉。佛经记载一个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让百里之内没有灾难五台山是凡圣同居的地方。当年虚云长老拜到了五台山就看到了文殊菩萨领着五万罗汉在讲法之后得辩才无碍这就是五台山道场的加持力。文殊住处的二部重要经典《文殊般涅槃经》和六十卷本《华严经》虽分别在西晋、东晋年间便被翻译出来,但或许由于尚未受到足够的摄受、理解,或者是当时的信徒对于圣山的位置仍有所踌躇,一直到北魏中后期,才见有僧侣顶戴《华严经》往朝文殊菩萨圣地的例子,这个圣地就是位于长安东北一千六百余里,辖于代州州域的五台山。五台的五峰,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五方佛五智如来的表征。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 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以及五方佛: 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古德们说:五个台是报身的五蕴清净为五种智能而自现五方佛。中台是毗卢遮那佛,乃身的化现;东台是意自现的不动佛;南台为功德所现的宝生佛;西台是长寿佛,系口的化现;北台系事业的化现不空成就佛。若论化身净土,中台是殊胜的文殊童子道场;东台乃智能文殊道场,主息法;南台道场主增法;西台系狮吼文殊道场,主怀业;北台是无垢文殊道场,主诛法。修法者可根据自修的不同本尊或息、增、怀、诛四大事业选择相应的地点,可获得快速的加持。所以五台山密意亦即金刚峰顶,即是金刚法界宫,亦是五方佛的净土。这也是文殊菩萨顶上现起五髻五智的标帜,同时,亦表征大圣文殊具足如来五眼,圆证三世诸佛之究竟。在虚空一样浩瀚的甘露大海的中间有一枝坚定信心的莲花盛开着,在这朵盛开的莲花上面有代表一切诸法的智慧身-文殊菩萨,其身色橘黄,手中执持宝剑和经函而宣讲佛法,利益无边众生并赐与无漏的安乐。据史书载,清凉山,大成就者们如观音、普贤、大势至、无垢称、善财等地上菩萨及眷属与文殊菩萨在此辩经,发种种神变。  yuan曼的祖师布玛莫扎以虹光身长住于此,直至此劫坏空。十六罗汉、佛护尊者、清凉国师等大德也曾在此修行。 

      (1)志书与文殊菩萨故事

据《五台山志》记载,文殊菩萨降生于五台山的罗睺罗寺。《文殊般泥洹经》说:文殊诞生的时候,家里面的房屋,变化得好象莲花,从他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是紫金颜色,一落地就能说话,好象天童子一样,有七宝镶成的伞盖,随即遮荫在上面。因为降生时有十种瑞相,所以名为妙吉祥。文殊菩萨的化身在藏地、汉地是非常多的,比如汉地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藏地的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以及国王赤松德赞都是文殊菩萨的化现。 

     (2)传书与五台山故事

     五台山曾有一百零七处圣迹,有的已无明显的踪迹,一些已被历史湮没,还有一些新建的寺院。此山又名清凉山。从山脚下环绕一周约六十二公里。五台山在密义上,即是文殊菩萨自身;五台宛若文殊菩萨的五髻,也代表着诸佛如来的五种佛智。

   莲师传中说: 五台的五峰,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五方佛五智如来的表征。所以五台山密意亦即金刚峰顶,即是金刚法界宫,亦是五方佛的净土。这也是文殊菩萨顶上现起五髻五智的标帜,同时,亦表征大圣文殊具足如来五眼,圆证三世诸佛之究竟。古德们说:五个台是报身的五蕴清净为五种智能而自现五方佛。中台是毗卢遮那佛,乃身的化现;东台是意自现的不动佛;南台为功德所现的宝生佛;西台是长寿佛,系口的化现;北台系事业的化现不空成就佛。若论化身净土,中台是殊胜的文殊童子道场;东台乃智能文殊道场,主息法;南台道场主增法;西台系狮吼文殊道场,主怀业;北台是无垢文殊道场,主诛法。修法者可根据自修的不同本尊或息、增、怀、诛四大事业选择相应的地点,可获得快速的加持。

       (3)五百位阿罗汉常住清凉山公案。自古至今,发生过三次显应的事迹:其一,隋朝开皇初年,有五百位清净的僧众,栖居在中台山麓修习禅定,常有天龙八部诸天人前来供养,过了夏天,这五百位僧众却又隐去了踪影。其二,唐朝贞观年间,慈恩法师在名剎华严寺传授菩萨戒法,当时突然来了五百位比丘发心来求戒,闻受戒法以后欢喜而去。其三,明朝永乐辛巳年间,永乐皇帝颁下了御制佛名曲经,无意间约有千余位僧众不知从何方而来,接受了皇帝设斋供养以后,散入林泉山谷之中,从此不再出现。另外,传说佛陀的亲子,亦即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也曾化迹在五台山上。在五台山上有一首《赞肉身罗睺》的诗:罗睺尊者化身来,十二年中在母胎。昔日王宫修密行,今时凡室作婴孩。瑞严肉髻同千圣,相好真容现五台。能与众生无限福,世人咸共舍珍财。

 

责任编辑:马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