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泥猪河”醒来(图)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云南曲靖4月27日讯(通讯员 王吉聪)尼珠河前些年不叫尼珠河,叫泥猪河。从建起尼珠河大桥后,“泥猪河”就改成了尼珠河,“泥猪河村”也就改成了尼珠河村。
国家旅游地理云南曲靖4月27日讯(通讯员 王吉聪)尼珠河前些年不叫尼珠河,叫泥猪河。从建起尼珠河大桥后,“泥猪河”就改成了尼珠河,“泥猪河村”也就改成了尼珠河村。
尼珠河,一条沉寂了多年的河流,它夹杂在云南与贵州的群山之间,其险少有人知,河水有安静时,也有咆哮时,安静时无声无息在山底间流淌,咆哮时,在险滩间狂奔,回声响彻山谷。
尼珠河村,一个沉睡多年的村庄,前依河流,背靠悬崖,它座落于云南,与贵州相对而望。这里缺少喧嚣,即便有也是狗吠鸡叫。这里气候独特,能栽桔子种芭蕉,然而成熟的果实却没办法拿出去换回油盐钱。这里几乎是一个死角,让外界难于涉足。
终于有一天,一条电力线路从天而降,尼珠河村的夜晚亮了,人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很多人从此知道,天不是只有头顶上看得到的那么大一块。出行还可以乘汽车,坐火车,乘轮船、坐飞机。
终于有一天,一座大桥从头顶飞过,连通了云贵,连通了世界,桥以高闻名,村借桥出名。这时,到村里的人渐渐多起来,农家经济也逐渐活起来,好起来。
又终于有一天,一部电梯从峡谷直插云霄,一条索道贯穿了山崖,天堑变通途,尼珠河人搭乘观光电梯,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来往往,围观着千年榕树,荡漾在网红桥上,住着舒适的客栈,品尝着农家美食。孩子们乘坐电梯走出大山,游子们乘坐缆车回到家乡。
天更蓝,水更清,村庄更美了。
起房盖屋的机器声,娶进嫁出的欢笑声,屋里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村里,“泥猪河”已经醒来。
一条电力线
尼珠河村深藏于峡谷之中,很不为人所知。
在没有电之前,尼珠河村的夜晚是漆黑的,如同在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1999年,一河之隔的贵州一端的朱家寨村拉通了高压线,村民们家里点上了电灯。晚上,灯光映入河中,星星点点,放录像的声音故意调得很高,好像有意炫耀,尼珠河与朱家寨相比,恍如生存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村里很多大人和孩子羡慕着对面的生活,尤其羡慕对面村庄的夜晚。吃过晚饭,大人小孩便会趟过尼珠河,出一块钱看一场录像,或连续看上几场,然后又从朱家寨趟过河回家。当时,还没有一座连接两个村子的桥梁,直到2010年,修建尼珠河发电站时,建起了一座拦河坝,尼珠河才有了通往外界的车路。
电,在尼珠河村民心中是文明的象征,是精神的追求,也是一种迫切的渴望。
“我们很想从朱家寨把电接过来,但跟他们商量了很多次,因为跨省接电难度很大,加之当时用电紧张,他们一直没有答应。”村长陈顺军说,“从朱家寨接不了电,我们就向镇上、向市里、向供电部门反映和请示,接电是我们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心愿。”
2002年,在多方面的协调下,宣威供电公司(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宣威供电局的前身)派出人员到尼珠河进行测量施工,刚参加工作一年的缪应乐成为了施工成员。
当时,尽管铁塔、导线、电杆由供电公司出,但施工的难度超乎了施工人员和群众的想象。尤其在架设山顶的三基铁塔时,不论是施工的电力师傅还是群众,所用的体力,所承担的精神压力都到了极限。
时值今天,回想起第一次架电,陈顺军依然历历在目:各家各户从村里背多少斤砂、多少斤水和水泥,从官寨扛几块钢材到悬崖上……
在已经发黄的本子上,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三基塔都建在悬崖边,悬崖上尽是石头,要把铁塔固定在上面,只有靠人工用大锤砸,用钎子打下几十公分,再用村民从河里背来的砂和水,从村里背来的水泥将铁塔基础螺栓浇铸起来。铁塔的塔件,也是靠群众一块块扛到现场交由电力师傅组装。
为了通电,全村共投工投劳3000余个,凡是能出力的妇女老少几乎全部出动,他们将砂灰、水等物装进竹篮,力大胆大的攀着天路垂直而上,力小胆小的绕着峡谷蜿蜒前行。从早上到傍晚,悬崖上总有人在蠕动。大山面前人如此渺小,意志却格外坚强。
少的一次能背二三十斤,多的一次能背近百斤,最多的人能背到一百五十多斤。在很多攀岩的人空手而上都提心吊胆的悬崖绝壁之上,这样的路,稍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下去不是粉身碎骨也会终身残废。在他们村里,已经有人死在这条路上。他们能够负重前行,除有着对光的追求,也是为了完成分到自家的任务。
一般的人从早到晚可以上下三趟,强体力的可以来回四趟。
当时,一趟背一百五十斤走天路是一名妇女创下的记录,这个重量让很多爷们都不敢挑战。只可惜这位当时让人啧啧称赞的妇女,通电的第二年便因病去世,让人为之惋惜。
缪应乐当年21岁,正是力大胆大的年纪,但几天下来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他们共去了六个电力师傅,吃住都在尼珠河村里,早上7点多吃完饭出门,爬天路到施工现场,到了晚上,几个人靠着手电筒的微光,再从天路回到村里。
他记得第一次爬天路时的样子,天路垂直而上,能够供人踩着和扣着的是巴掌大小、深度还不够放半只脚的人工凿出来的“石窝窝”,到最陡峭的地方,村民一前一后引导和保护着他们,如不引导,踩错一个石窝窝,两只脚便会交叉起来,要小心翼翼调整半天,才能又正常攀登。
缪应乐回想起在铁塔上紧线时的情景:他站在铁塔上,牢牢地系好安全带,铁塔被风吹得来回摆动,他屏住呼吸,连摇动紧线机的动作也变得轻柔。他抬头看天,天上是飞跑的白云,感觉整个铁塔和自己也随着飞奔。他往下一看,脚下是万丈悬崖,心有余悸,不由双脚开始发抖。
“在尼珠河架线,没有一顶点事是轻松的,连走一步路都不容易,就更别说其它。一台几百斤的变压器,在其它地方很容易就运到位,在尼珠河却不行,要到邻村去抬,人少了抬不动,人多了路窄得连脚都没处放。”缪应乐回忆道。
10根高压电杆加10根低压电杆便将电接进了村,然而20根电杆带来的光明让尼珠河村民盼了多年,也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10根水泥低压电杆,是车子从贵州一端运到朱家寨后,村民们到朱家寨连抬带拖花了6天时间,从膝盖深的尼珠河水里慢慢搬到村里的。
“好多天,晚上睡下闭上眼睛,尽是爬坎、下坡,天空旋转,自已站在悬崖边上的画面。”缪应乐回忆说。
每天上上下下,加之工作量太大,身体疲惫,缪应乐和同事早上爬到山顶晚上就不想下去,晚上下到村里早上就不想上去。
但吃住在村里,他们别无选择,从架线到通电,来来往往300多趟,石窝窝被他们一双双胶底鞋磨得光亮。
架线工作从10月份动工,到12月底结束,短短数百米,足足架设了三个多月。
通电的晚上,缪应乐和同事搭好火,6个人打着两把手电筒从山顶摸下来已经是晚上11点钟,村民们杀了羊,准备了鞭炮,一直等着他们,电力师傅们马不停蹄在众人的电筒光线下接好线,点亮了第一盏灯。
灯亮了,鞭炮炸响,尼珠河村沸腾了,他们等待这一刻等得时间太长太长,今天终于等来了。
灯亮的那一刻,好几个老人眼中饱含着泪花。
灯光下,一碗碗苞谷酒碰撞在一起,这一餐饭他们感觉从未有过的香。
这一夜,灯一直亮着,村庄变得特别美,赶在新年前让尼珠河群众用上电,算是有一个好的开头。
电力进村后,尼珠河苏醒了。
有了电,村民们陆续买来电视机、家用电器,山村流淌出优美的旋律,幸福的味道。
有了电,烧柴的越来越少,荒山、荒石逐年变绿了,挂在绝壁,垂在悬崖,成为一道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野猪、猴子、岩羊、豹猫、飞虎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
有了电,上学的孩子读书劲头更高,电灯下,孩子们的脸更加灿烂。
几年间,全村考出了10多个大学生,其中有一年就考上了5个一本大学。
村民蔡荣周、陈顺军、陈顺兵生于六十年代,他们吃过的苦较多,虽然上过学,但回想起来只能用一个“苦”字总结,出门苦、回家苦、生活苦、读书苦。上小学时,在学校里,他们没有吃过一顿肉。
然而,他们再苦再累,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读好书。
蔡荣周家有四个孩子,他常鼓励孩子们要读好书,走出去。
他的孩子们都很争气,大女儿高考分数619分,上的是免费师范,现在在宣威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二女儿高考成绩634分,上的也是师范大学。
前些年蔡荣周常在外打工,大的两个女儿还没上大学时,不仅照顾着弟妹生活,还辅导着他们的作业。
谈起孩子,蔡荣周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日落月升,星光点点,灯火映入尼珠河之中,波光闪闪,给村庄赋予了现代气息,带来了静夜之美。
生活在发展,用电量在增加,尼珠河也不例外。
当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电磁炉等已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之物时,自然考验着供电设备和供电质量。
有需求就有行动。2018年,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宣威供电局对尼珠河的电力线路实行改造升级,这次升级升的不是一般的级,而是升了一个大级。
考虑到地形的特殊性和村民发展经济的潜力,采用35千伏线路的设计,使用12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材架设了一档10千伏线路到贵州地段,再折回村里,导线与地面垂直高度达520米,档柜660米,形成了“一线飞两省”的奇观。
这次线路改造,虽然轰轰烈烈,但没有惊动尼珠河的群众,更没有让群众捧一捧砂,背一斤水,电杆、变压器从贵州一端直接运到村里,村里低矮的电杆换高了,细细的、裸露的导线换粗了,并且穿上了“绝缘衣”。
线路改造升级后,用电正常了,电力更足了,像陈关朋家一样,开客栈的人家加盖了房屋,对客房也进行了升级,安装了空调,安装了热水器,接通了wifi,一切向城市宾馆酒店看齐。
电,使尼珠河村民一步一步步入了新的美好的生活。
一座特大桥
尼珠河大桥的诞生,从交通意义上来说,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杭瑞高速中段不再有肠梗阻,车辆在贵州至云南的尼珠河段眨眼间便可通过。
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创举,也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6年12月29日,一条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高度565.4米的特大桥连接于云南省曲靖宣威市普立乡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特大桥取名“尼珠河大桥”,也称“北盘江大桥”,因其相对高度超过湖北四渡河特大桥,刷新世界第一高桥记录而闻名中外。
尼珠河大桥建成后,许多驴友、探险者冒险步入村庄,渐渐掀开了尼珠河村神秘的面纱。
尼珠河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有52户人家200多人口。百年来,它一直深藏于峡谷之中,村庄一边临河,一边靠崖,山崖高耸入云,与贵州一端的山崖形成“U”字形,陡峭绝壁,很多地方连猴子也望而生畏,走出峡谷要么绕道很远,要么攀上500多米高的绝壁,才能走出大山。
由于生存条件艰苦,到了雨季,村子前怕被水冲,后怕被落石砸到。
尼珠河村长陈顺军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也有搬出去的想法,因为从外面买一头牛都难找到一条路赶进村里,有几户人家养着马,桔子、香蕉成熟时,要驮出去卖,路上好多地方不能直直通过,要拉着马往后退几步,就像开车挂倒档,调整好身子才能往前走。
陈顺军6岁大才走出过村子,再小的时候,他有一种想顺着悬崖爬上天去玩玩的念头,但通往“天”的地方不是岩就是坡,不是坡就是沟。
走出大山后,才发现天空很高,路途很远,他对牛车、马车、汽车等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
从此,他便有走出去的梦想,和他有着共同梦想的还有很多村民。
然而,陈顺军并没离开村庄,而是留在村里,带领村民架电、修路,一点点改变着自己的家乡。
一进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已有千年树龄,树杆粗大,要四五个成年男人伸开臂膀才能围过来。
榕树下有一家“大榕树”客栈,老板是个90后,叫陈关朋,14岁之前只走出过峡谷一次,是跟爸爸到不远的板桥镇姑妈家。
陈关朋说:“在没走出峡谷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觉得天和月亮都堆在我们头顶的石头上,认为天只有我们看得到那么大。”
陈关朋还没上完初中便不想去学校,他说:“很怕读书,只想逃出大山。”
他所说的怕读书,主要是怕走路。从上三年级就要走10多公里路到官寨,从村里到官寨最近的一条叫“天路”,站在岩上看不到底,小时候他们不敢涉足。另外一条要走峡谷,路又陡又滑,大人走到官寨要2个多小时,小孩要3个小时,遇上下雨就不敢走。还有一条路是山路,比较绕,要4个多小时才能走到。
有一次,他和同学走峡谷去上学,刚下过雨,半坡上,一名同学脚下一滑便滚下十多米深,同学书包里背着衣服,滚下时得到缓冲,才保住了命,可是把腿摔断了。
陈关朋无论在官寨上小学还是到普立上中学,每次从家里出门都要背上口粮,有米面、洋芋、红豆等,一上山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身上像背负着一座大山一样。
陈关朋的父亲陈顺兵说:“每次孩子从学校回来就不想出去,出去就不想回来。”
17岁那年陈关朋没有再去上学,他选择了到浙江打工,当时的他就想着走出村子,能少走些山路。
2013年,随着尼珠河大桥的动工修建,游客进村、出村交通方便,周末和假期到尼珠河一带徒步、游玩的人逐年增多,有的还会出钱借百姓家吃住。
陈顺兵和村民们看到了商机,建起了能供游客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的客栈。
陈顺兵将儿子陈关朋叫回来经营,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游客180余人。目前,小小一个村子,能够为游客提供吃住的客栈就有6家。
观光电梯开通后,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到村子里看千年榕树,品尝当地的土鸡、土鸡蛋、老火腿和山茅野菜。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们围绕千年榕树,兴起了“榕树经济”,比较有名的民宿就是陈关朋经营的“大榕树”,民宿可以容纳40余人住宿,客房里有空调、热水器,在他家能吃到地地道道的“山里味”“家乡菜”,让游客有家的感觉。陈关朋透露,近几年,他一年坐在家中能挣到20万元。“现在交通方便了,来的客人多了,收入还会增加。”他说。
榕树下,每天都有几名上了年纪的老人用草编织各种箩筐,一边挣着能敷一定家用的收入,一边有说有笑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大榕树客栈坐着几桌客人,他们远道而来。陈关朋的母亲亲自下厨,锅中的火腿、鸡蛋炒得滋滋作响,抽油烟机的轰鸣声响彻厨房。
过去连只鸡和鸡蛋都背不出去卖,现在这些土特产在村里则供不应求,游客很喜欢原生态的味道,地里的老南瓜、水沟边的野菜都成为桌上的一道道美食。
一部观光电梯
尼珠河村民们赶上了新时代,过上了好日子,除了祖祖辈辈的不懈奋斗,还与党的好政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分不开。
清明节前一天,云南省曲靖宣威市普立中学给全校师生放了假。
王灵便是该校初三年级学生,放假后,她找到和她在同一学校上初二的大弟王帅,又一起到普立小学去叫上六年级的小弟,每到周末放假,王灵都要带着弟弟们一起回家。
姐弟三人见面后,心里都很高兴,他们已有半个月没见到父母了。
王灵家三姐弟从普立乡乘中巴车,大约两个半小时便可到官寨村委会。
2022年10月,通往村里的230米长的索道建成,268米高的电梯直插大峡谷。
天堑变通途。尼珠河的观光电梯和索道不仅成为旅游的品牌项目,更成为村民们出行免费便利的交通工具。过去出村、回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七八分钟。
不用再走泥泞垂直的悬崖,不用再走连半只脚都放不下、靠双手双脚并行的“山窝窝”路,家长们也不用再担心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省下的时间,他们可以多用到学习和帮家里做家务上。
受益的不仅有王灵家三姐弟,还有村里很多孩子和村民,他们上学、放学、出村、回村都可以免费乘坐缆车和观光电梯。
没有电梯之前,王灵的父亲一直为几个孩子上学、回家而担心。王灵上幼儿园就走出村子,因为年龄小,不敢走峡谷,更不敢走天路,她和小朋友只能从马路坡绕道到官寨。到二年级,她才敢从峡谷里走,一直走到上初二。
王灵说:“特别怕开学的日子,一开学就会哭,想到要去爬悬崖心里就畏惧、难受,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条好走一点的路从村里通向外面,好走出大山。”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短短几年间,围绕尼珠河大峡谷便建起了520玻璃栈道、世界第一高电梯、缆车等旅游配套项目。
王灵遥不可及的“云梯”梦,真真的成为了现实。
电梯建起来时,王灵和村里的孩子拿着身份证便可以乘坐。
她说:“她第一次乘坐时,感到非常新奇,过去要走几个小时的路程,5分钟便能到达,可以为我们节约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村里上了点年纪的老人把电梯叫成“天梯”。
电梯建成后,蔡荣周带着七十多岁的父母去感受了一次,从电梯上下来,两位老人都流泪了。在他们看来,这么多年,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而且是一次跨越。从此,子子孙孙再也不用为走路而担心受苦。
出行的便利也激发了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王灵说:“自己的目标就是考上宣威最好的高中,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
一起向未来的,还有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宣威供电局。宣威供电局积极支持当地旅游发展,全力做好电力保障和供应,其中2022年内对普立乡官寨村委会电网和尼珠河景区、酒店电力设施升级改造投资达426万元。
为了确保景区安全稳定用电,供电部门架设了两条线路,安装了两台变压器,实现了双电源供电,为缆车、电梯用电加上了“双保险”。
当前,供电部门正加强对官寨的电缆入地改造工作,建成后将成为曲靖市第一个光缆入地的山区村委会。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电力部门的支持,随着民宿、客栈的增多,游客的增加,吃和住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的充裕,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官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志国说。
旅游致富。官寨村委会借助泥珠河景区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带动种植、养殖业发展,当地的红薯、姜、火腿、鸡蛋等土特产都卖出了好价钱。
神秘的泥珠河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一一揭秘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路以及一代代泥珠河人的生活。
夜晚的尼珠河,灯火相映,神奇静谧,仰望天空,星光点点,天变得更高,更远。
尼珠河醒来,已成为一块热土。
有光、有爱,有梦想、有希望。
缆车来回运行,电梯上上下下,人们出出进进。
这里的好生活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清澈的尼珠河水。 王吉聪 摄
耸立在山顶的铁塔,构成了一线跨两省的奇观。 王吉聪 摄
520悬挑玻璃观景台全景。王吉聪 摄
268米高的电梯与520米高的观景台遥相呼应。 王吉聪 摄
尼珠河大峡谷520米高的悬挑玻璃观景台。王吉聪 摄
尼珠河上空的缆车。 王吉聪 摄
电力员工坐上缆车去检修。 王吉聪 摄
尼珠河村里的千年大榕树,成为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王吉聪 摄
供电员工加强线路巡视,保障着景区的用电。 王吉聪 摄
建在尼珠河大峡谷悬崖上的观景台。 王吉聪 摄
金光洒向尼珠河。 王吉聪 摄
气势宏伟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北盘江)大桥。王吉聪 摄
千年榕树下编织箩筐的老人。 王吉聪 摄
老人用粗糙的双手编织着精致的生活。 王吉聪 摄
直插云霄的世界第一高户外观光电梯,成为尼珠河群众出行的“天梯”。 王吉聪 摄
夜晚,大榕树客栈的院子里灯火通明。 王吉聪 摄
责任编辑:吉中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