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知速览

宜兴:“全域旅游”做示范 “陶式生活”醉游客

2021-03-15 16:13

摘要:阳春三月,是出外踏青旅游的好时节。

阳春三月,是出外踏青旅游的好时节。特别是去年11月宜兴市通过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证以来,宜兴市“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城市旅游名片越来越响亮,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宜兴竹海秋韵

宜兴市于2016 年11 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全市域”布局、“全要素”整合、“全产业”打通、“全方位”参与的做法,形成了宜兴“城乡一体、产业互融、上下联动、内外协同、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探索了一些特色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创建亮点。

创新构建大格局

自2020年 8 月 29 日,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理办揭牌成立以来,一直把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初见成效。这标志着宜兴市旅游发展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宜南山区旅游步入资源整合、协同发力、跨越提升的崭新阶段。

“两区同创”动员会

项目建设联席会

为破解困扰宜兴旅游发展多年的“低小散”、力量“不聚合”等问题,宜兴市出台了一系列体制机制集成创新制度;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文旅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江苏省唯一的副科级建制的旅游监察大队;组建省内规模领先的城建文旅集团。出台了双百分制差异化旅游考核标准,制订了乡土人才和大师工作室认定办法,推动传统技艺与文旅融合;组建涵盖全市400余家涉旅企业的“1+8”旅游协会组织机构,提升了专业监管、行业自律的水平。

敢为人先破难点

破解民宿发展涉及的消防等合法性问题,是宜兴市敢为人先,倾力破解旅游发展痛难点的一个缩影。宜兴市出台23项集成政策,建立重大旅游项目主要领导带头招引、挂钩服务及全程代办等制度。尤其是建立了旅游用地“五个一批”制度,新增旅游项目建设用地3434亩,有效保障了用地需求。

水墨田园温泉度假酒店

在雅达·阳羡溪山和窑湖小镇两个重大旅游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镇、部门领导挂钩联系的项目服务机制,每个月召开项目建设现场协调会,破解制约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最近3 年来,宜兴市引进亿元以上旅游项目22个、总投资662亿元,蒋建宁、陈向宏、吴国平3 位业界领军人物在宜兴分别实施百亿级旅游项目。宜兴市还成立旅游专家委员会,实施“陶都英才”工程、培育乡土人才和大师工作室,集聚了一批旅游专家和优秀人才。

龙山民宿

雅达·阳羡溪山

“陶式生活”优业态

宜兴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良好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共同构成了中国陶都的“陶式生活”。这种“雅致、休闲、富足”的生活,呈现出与陶系文化相承接、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贯通的显著特征,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产品。

漫游蜀山古南街

为顺应人们对“陶式生活”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宜兴市开展“两区同创”,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于2018年成功创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更宽阔的平台,打响“ 陶式生活”牌。同时,宜兴市立足陶、竹、洞、禅、紫砂、名人等多元文化,推动镇、街道发展城乡融合、各具特色、和而不同的“ 陶式生活”多样化游产品。从“深氧湖氵父”“江南深缘来张渚”“水墨云湖禅意西渚”,到“寻味西乡鲜美徐舍”“一米杨巷”,再到“芳桥目连文化节”,形成各有旅游主题和特色节庆的“陶生活”旅游产品,创新推出了匠心之旅、徒步探险、陶艺研学、私人旅游管理等新产品,构建了产业融合、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陶式生活”旅游新格局,宜兴市因此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镇群”。

善卷洞

学习陶艺

科学布局提质效

开发“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平台是宜兴市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的举措之一。宜兴市倾力优化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合理布局和建设市镇村三级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政企共同出资推出全域旅游免费旅游直通车,极大方便了游客。宜兴市在同级城市中第一个引进神州租车服务,形成了“政府搭台、市镇合力、社会参与”的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打造“宜路陶醉”公路品牌,新改建9 条旅游公路、新建两处隧道,以省内最高分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张灵慕旅游观光线

宜兴市创新应用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智慧旅游工程两次获评“江苏省智慧旅游示范项目”,并在高铁宜兴站改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新建了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最近3年来,宜兴市在旅游公共服务上投入财政资金124.5 亿元。

全域旅游服务中心

宜兴市还以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县为契机,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深氧萤火社”等旅游志愿服务品牌,优化了全域旅游软环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成为宜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志愿服务

优化生态守本底

宜兴市坚持把生态作为旅游发展的本底,实施矿山环境整治项目 60 个,修复工矿废地 1.5 万余亩,昔日废弃的一个个矿山宕口变身网红公园、生态景观。宜兴市以壮士断腕之志,关停化工企业338 家,并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最近3 年来,宜兴市投入 28.4 亿元,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844 项,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彰显了保护青山绿水的责任和担当。宜兴市的水质优Ⅲ比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较2016 年分别提升41.5、25.7 个百分点。太湖治理成效日益彰显,总投资200亿元的大拈花湾项目成功落户。结合沿太湖畜禽水产养殖整治而打造的“丁蜀镇莲花荡农场及周边环境改造项目”,入选“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青龙山公园游龙涧

产业融合促富民

宜兴市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串联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纽带,投入21 亿元组织完成3324 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率先实现“五个城乡一体化”。始终把促进富民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落脚点,创新出台“土地经营入股”“飞地模式”等富民模式。2019年,宜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 万元,较2012 年接近翻番,其中旅游镇村超3.7 万元。特别为不具备发展第二产业的经济薄弱村增强了“造血”功能、实现脱困转化,突破了制约、探索了路径。杨巷大米种植、加工和销售,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范,农业休闲旅游如火如荼。白塔村的旅游合作社、西望村的校村合作、美栖村的“基地孵化”等联合发展模式,都加快了强村富民步伐,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田园旗袍秀

立体营销亮品牌

宜兴市确立并持续打造“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城市旅游品牌,整合高铁营销、节庆营销、名人营销展会营销等多种营销手段,创新推出“ 茶禅四月到宜兴”“ 金秋十月醉陶都 ”两 大旅游主题活动,成为宜兴旅游的鲜明符号。同时,常态化举办陶文化节、素博会等重大文旅活动,促进了文体旅的加快融合 ,打 响 了“ 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的 城 市 旅 游 品牌。 宜兴市还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区域互动发展,更好地体现责任和担当,不断向外输出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为陕西省延长县编制旅游发展课题、策 划“ 延长游礼”,并设计赠送一批“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文创紫砂壶 ,为革命老区全域旅游发展贡献了宜兴智慧。(宜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活动营销

责任编辑:李雨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